为学习借鉴外地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先进经验,扎实推进我市城市交通管理智能信息化建设,建设更高水平交通安全畅通新余。经报市局主要领导批准,11月15日至18日,由市公安局领导带队,交警支队主要负责人、支队分管领导、相关业务科室、大队负责人及市数投公司人员组成的学习考察组一行,先后前往湘潭、杭州等地考察学习交通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应用工作。
考察组一行实地参观了湘潭市公安局市民之家、雨湖交警大队执法办案区、湘潭交警支队执法管理中心、湘潭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杭州市城区道路交通概况、杭州高科技企业海康威视总部、百度Apoolo Park企业。通过听取当地公安机关交警部门经验介绍、实地查看执法办案区智能化建设、认真观摩外地城市智能交通状况、感受高科技企业在智能化、信息化交通应用领域的先进技术成果,学习考察组对外地先进地区交通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应用有了更直观了解,对如何借鉴外地做法,进一步抓好我市的道路交通管理相关工作深化了认识。现将学习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湘潭市公安局“市民之家”。亮点特色:作为湘潭市公安机关“我为群众办实事”政务服务新阵地,湘潭市公安局“市民之家”建筑面积6.9万平方米,分北栋“政务服务大厅”及南栋“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是集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便民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开设综合受理窗口262个,主要办理人口与出入境以及交警车管、驾管、法制等事项及配套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统一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一窗综合式”服务模式,基本实现了“进一扇门、办所有事”的目标;
二、湘潭市交警支队执法管理中心和雨湖区大队执法办案区。亮点特色:通过湘潭公安交警执法管理平台,全面接入交警业务数据(移动警务通、车驾管、酒精测试仪、刑事行政案件数据等),构建了9个模块共137个预警模型,对民警执勤、执法、投诉、申诉等数据进行汇总分析,从而实现对交警各项业务产生的异常数据进行及时有效监管。雨湖区大队执法办案区是湘潭交警执法规范化建设重点项目。执法办案区占地约500平米,集“执法办案”“执法管理”“速裁法庭”于一体,配置了执法管理室、询问室、涉交通类刑事速裁法庭等22个功能室,运用人脸识别、人员定位、3D虚拟地图、智能可视化等技术,实现了执法办案的全流程管理和全过程记录,大幅提升了执法办案的效率和质量。
三、湘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亮点特色:指挥中心为支队内设正科级机构,是集情报指挥调度、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管理及应用为一体的实战单位。通过一级接处警、一套智能交通系统、一键精准查缉违法、一体式指挥调度,推动警情处置、违法打击、智慧信控、城市治堵等各项工作向顶层发展。湘潭城区信号灯路口全部采用依托专用视频流量采集设备的秒级全感应信号控制系统,配套1100套专用视频流量采集设备,实现全市信号灯完全自动配时,并在城区的沿江路成功实现了全省首条“双向动态绿波带”控制,按照设备自动运算的数据,在LED动态提示速度下驾车行驶实现一路绿灯,通过深度应用智慧交通,打造了一座“不堵车的城市”。
四、杭州市主城区。亮点特色:学习考察组实地观摩了杭州市主城区智能交通应用状况。该市城区各主干道全部采取机非分流措施,道路各个车道标志标线清晰,规范设置人行横道线、行人等候区、待行区、导向线等交通标线,确保交通参与者各行其道。结合城市形态和交通运行规律,设置潮汐车道、单向通行道路,实施区域交通微循环组织,有效释放道路通行潜力。主要路口分布的诱导屏上分别显示着“停车指数,拥堵指数、停车位剩余”等提示,在车流如此大的城市,道路两侧几乎未见乱停乱放现象,机动车按需通行、有序跟车。特别是路口自适应信号灯全覆盖,流量大的方向信号灯相位配时按需分配长绿行比,路口全天全感应适配流量,电脑自动分配绿行时间。在城市快速路匝道汇入主路处均设置了匝道信号灯,根据主干路交通运行状况,实时优化调整匝道信号控制,有效避免主干路交通拥堵,凸显了杭州城交通管理的智能化、信息化。
五、高科技企业海康威视、百度Apollo Park科技园。高科技企业海康威视在感知技术方面取得许多新突破,新一代雷达视频感知设备全面应用深度算法,实现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数据的精准采集,为信号控制系统提供了充足而精细化的数据。基于视频和雷达相结合的技术创新,可实现单向4车道多目标轨迹跟踪检测、目标可视化、数据结构化,纵向检测距离可达200米。学习考察组参观了该企业模拟交管一体化指挥调度平台和产品展示中心,亲身感受了企业智能感知技术在助推“情、指、勤、督”一体化的公安交管工作上的作用。百度Apollo Park科技园作为继北京、广州、上海之后,百度在国内打造的第四个城市智能网联生态示范基地。在功能上,集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研发中心、远程大数据云控中心、营运指挥中心等十项能力于一体。考察组在该科技园体验了自动驾驶车辆的科技感,进一步深化了智慧交通、科技交通的印象。
六、学习借鉴外地经验强化我市交通管理的思考
(一)完善交通出行配套设施建设。一是优化慢行交通管理。以杭州交通管理为模版,明确路权降干扰,大力完善机非隔离设施,提供摩托车、电动自行车、行人交通空间(重新规划停车区和安全岛),减少与机动车干扰,还可推广非机动车“左转二次过街”等交通组织模式。二是建设一批立体过街设施。根据通行需求建设人行天桥和多功能过街天桥,重新改造或新增具备多功能的慢行交通地下通道,以满足非机动车和行人的快速安全过街需求,解决机、非、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三是打通部分道路“微循环”。目前我市路网密度中,主干道满足国家建设标准,次干道基本满足,但支路严重偏低。有针对性地加大次干道、支路、背街小巷交通基础设施的改造力度,打通“断头路”、“瓶颈路”,全力打造“小街区、密路网”循环网络,提升道路设施的交通供给能力。四是完善交通标志标线。向杭州高度精细化交通设施模式学习,完善路段路口导流线、转弯导向线、车道指示标志、隔离护栏、非机动车通行区标线、行人安全岛等设施设置,减少机动车、非机动车和行人相互交织或冲突,不断提高信号控制率。
(二)提升路口拥堵治理智能水平。一是彻底排查梳理路口交通信号设施。目前我市联网信号灯路口150个,未配备全感应流量采集设备,大多数路口信号灯配时调整仍处于“半数据半经验”状态,信号灯控制依靠人工设置,智能化程度不高。要不断优化交通信号灯设置,着力解决交通信号灯不符合标准、配时不科学、智能化程度不高问题。二是加快建设自适应路口信号控制系统。学习杭州和湘潭交警支队模式,在全市城区范围内加快布设交通流量采集设备,推进交通流量采集设备接口标准化,精准采集交通流量、排队长度、占有率、车头时距等多元数据,同时升级信控系统软硬件设备,尽快实现全市路口信号灯全自动配时。三是尝试建设交通诱导系统。学习杭州城区交管模式,在我市城区主要路口设置交通诱导屏,对“停车指数,拥堵指数、停车位剩余”等交通信息提示,引导公众合理化选择出行路线,及时避开拥堵严重路口。
(三)强化静态交通管理治理力度。一是挖潜量。杭州以交通大数据为依托,建立了城市大脑停车系统,接入了4700个停车场(点)、134万个停车泊位,停车点动态数据实时掌握、实时调配。我市可向其学习借鉴,加大智慧停车、无感支付等新技术推广,逐步实现停车信息查询、停车位预定、停车泊位诱导、停车便捷收费等功能,挖掘停车设施潜能。二是提增量。坚持“配建停车场为主、社会公共停车场为辅、路侧停车场为补充”原则,结合不同功能区域定位,分类确定停车基础设施建设规模,提请政府增加公共停车供给。如可推行社区交通“微循环”模式,部分道路“单向通行、双侧停车”的方式。三是活存量。继续协调开放公共机制内部停车场,共享停车资源。由市数投公司统一经营向社会开放的公共机构内部停车设施,按照“停车付费”原则,探索错时开放、有偿使用、收益分享经营模式,把下班时间闲置的办公楼停车位充分利用,按规定计时收费,缓解中心城区停车难的问题。四是整变量。公安、消防、城管、住建联动治理挪用停车设施、私自圈地停车、乱停乱放问题,严防静态交通混乱导致动态交通拥堵。
(四)加快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应用。一是学习外地先进理念。科技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是推动公安交通管理工作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学习考察组从湘潭、杭州等地一路走一路看,上述地方在交通管理智能化、信息化建设的投入上都花费了巨资:杭州城市大脑停车系统,湘潭秒级全感应信号系统,包含人脸识别、人员定位、3D虚拟地图、智能可视化等技术在内的雨湖大队执法办案区项目,湘潭市公安局建筑面积达6.9万平方米的“市民之家”……在这些地方,无一不彰显“智能交通引领未来”的理念深入人心,值得学习借鉴。二是补足科技建设短板。目前一方面我市交通管理智能化建设水平不高,比如交通事件感知预警、交通态势AI研判、交通诱导、车辆人脸智能识别等关键核心技术还有待于开发利用。特别是车辆人脸智能识别系统建设,在全省交警系统已经处于落后方阵,影响支队信息化勤务工作实体化运行;另一方面科技信息系统的集成化水平不高,不同软件公司开发各自管理系统(比如支队信号灯控系统就有两套),各自独立运行未有效集成,制约智慧交通整体功能发挥,需要加大交通科技智能化信息化步伐,以前瞻性视野补足科技建设短板。三是加快科技应用步伐。城市交通智能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通过各类建成的交通科技软硬件设备应用,打造路畅人安的新余高水平交通出行环境。2020年以来,我市公安交警部门借助各类科技信息系统,在城市道路交通情报研判、重大警情指挥调度、重点违法精准打击、勤务部署数据支撑、路段路口交通优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积累了丰富经验。但与此同时,信息系统智能化应用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设备闲置率还是比较高,需要在一方面加快科技信息系统升级改造,一方面深度挖潜提升现有设备的使用效率,发挥好智能化、信息化建设应用在引领交通管理转型升级中不可替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