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8
【每日反思】-多一种“检查”的视角 养成反思的习惯
①描述经过——上周五发生的两件事。一是帮销售同事修改合同,因自己记录的习惯,把客户的需求备注在合同里,等合同改完后直接发给销售了。后来不经意见又打开合同了,才发现正式的合同中那个备注没有删除,而,那版合同销售已发给客户了……另一件事,帮领导查苏州高新区、工业园区,GDP、人口、房价的信息,因高新区是后来发展起来的新区,就是原来的虎丘区,一直想着要改过来的,等领导问怎么没有高新区,又傻眼了……
②分析原因——
两件事都是小事,但这两天时常会想起来,而且类似的事情发生后,也会经常性的自我检讨,为什么当时没有检查下再发送。
仔细想了下,自己确实没有这个习惯。
一方面确实是习惯的问题。每次发文章之前,直接发送;写邮件也是,除非发给重要领导会认真看两遍,其他时候也是直接发送;发微信、工作消息也是,基本上也是直接发送,有错别字的情况下,也是后面再补一句,或者现在有撤回的功能,就撤回再发;
另一方面自己大概属于任务驱动性的人。每次接到一项任务后,光想着怎么在最短时间内完成任务,只追求效率,而忽略了质量。所以起初的动机是有问题的,那结果自然也好不到哪儿去。
③改进措施——
想到前段时间罗胖的启发俱乐部,讲批判性思维。他说批判性思维,不是批判别人,而是批判自己,要会反思。而这里讲的反思,不是动不动地做检讨,而是要作为一个日常行为标准,多一种“检查”的视角、“校对”的视角、反思的视角,而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基本习惯问题。
比如我们平时发信息、发文章前,仔细检查一遍前后逻辑、有没有错别字,长期坚持下来,就会给别人留下严谨、能力很强的印象。
看,高手也不过是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而这,没有什么高深秘诀,不过是日常习惯的积累。所以日后的每次消息发送之前,也希望自己能稍做停留,认真检查一遍,再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