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下午,湖南某中学高三学生罗某杰在班主任鲍方的脖颈、前胸、后背连刺了26刀。刺倒老师后他右手拿着刀,身上还沾着血,径直走到鲍方的女儿、也是他的同班同学鲍莉面前,面无表情一字一句地说:
“我把你爸爸给杀了。”
01 你杀了我爸爸,但我不恨你
根据华西都市报的“湖南沅江学生弑师事件调差”和北京青年报的报道“湖南杀师案被忽视的细节”,这个罗某杰,是班级排名第一的尖子生,鲍老师对他非常关注,不久前刚为他争取了助学金。
发生事件当天,鲍老师布置大家观看一部16分钟励志电影,并要求每人写一篇500字观后感才能离开。临时增加的两项任务,让打算外出买东西的罗某杰心烦,他当场和几个同学表示了反对。
鲍方批评了罗某杰的态度,还提及了最近他起伏较大的成绩。罗某杰随后去了教师办公室,当准备拨打其母电话时,罗某杰突然掏出弹簧跳刀,刺向老师。
杀人的原因,后来罗某杰自称:“老师太严厉了。自己既为出校时间被挤占感到憋屈,更为通知家长的做法感到愤怒,以至于激动,已经完全控制不住自己了。”
这件事引起了极大的震惊,但更令人震惊的是,根据澎湃新闻的记者采访,仅仅过了三天,刚刚丧父的小女孩竟然说出了这样的话:
“爸爸真的很看好他,我爸爸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爸爸觉得性格有问题是可以改的。我和他接触不算太多,就是正常同学那种接触。他平时跟老师有一点矛盾,班上有一些事情他不想按照老师的方式去做,然后老师就会批评,他就会很生气地走出教室。
我不恨他,恨不起来。反正我就是不恨他,不知道为什么不恨他。不是一命抵一命,因为一命抵一命也没有用。有些人害怕他出来不知悔改,再次对别人动手。我就是希望他能够改,总之不再伤害别人。”
不少网友听到这些都气炸了,说这小姑娘一定是受刺激以后脑筋不清楚了,连残忍的杀父仇人都肯原谅?难道你也一直恨着父亲、想杀之而后快吗?!
然后就有人谴责网友,将这个话题引向了“网络暴力”,说“比罪恶更可怕的,是对善良的谴责”。
你听了小姑娘这番话,第一反应是什么?
我相信这世界上一定有人能做到以德报怨,但是看到新闻以后我的第一反应绝不是“善良”,而是“别扭”。
于是我问小男人,如果是你,遇到这种事会怎么做?他和小姑娘年龄比较接近,我想听听一个孩子的反应。
他说,我肯定要杀了那个人给爸爸报仇啊!这小姑娘一定是神经了。
我也不认为他一定会为此去杀人,没遇到事谁也不知道到底会如何;
但是童言无忌,多少能够反应出一些自然的态度。这个态度,和很多被批评不理解女孩、“不善良”的网友基本一致。
我一点也不觉得我的孩子是不善良的人,相反,我认为:他是个正常人。
如果父亲被捅了26刀,你亲眼看到他倒在血泊之中,你是不可能马上去想要不要原谅的,这根本不在正常的应激反应内;
人在这种情况下最自然的反应,通常都是很基本的情感,比如震惊、痛苦、悲伤、恐惧、愤怒,当然也有可能因受刺激过大而出现暂时性的“麻木”;
而原谅是很复杂的高级情感,通常都要经历过直接的、低级的情感阶段之后,需要一定的过程才能逐渐达成相对平静的状态。
即便是特蕾莎修女也未必会在这么短的时间里达成真正的原谅,和是否善良无关;如果首先想到原谅,恐怕真的说明这里面确实有问题。
02 第一种扭曲
这个案件中,至少存在三个扭曲的人。
一种是很容易被发现、也不被社会容许的扭曲,就是罗某杰,暴力杀人犯。
在对罗某杰的调查中发现,他小时候体弱多病,妈妈和奶奶就烧香拜佛求保佑;背着他去幼儿园时,他抱着大人的脖子不撒手,刚送去学校就跑回家。
四、五岁时他很调皮,用20多厘米长的棍子,敲在邻居老太太的头上。父亲一生气就把他拎起来,摁到池塘里,吓唬他。他立刻认错:“以后不会犯了。”
越不听话,家里的管教就越严格。有位邻居说,罗某杰上初中后,成绩渐渐进步很快,父母才减少了对孩子的暴力管教。
一面是被格外宠爱和呵护,一面是高期待、严要求的暴力管教。这两种方式,是最容易造成孩子扭曲的组合,很容易导致对自己和他人的不合理认知。
比如极端地自卑和自恋,一面自视颇高,以为整个世界都该围着自己转;另一面又很敏感脆弱,容易被负面评价激惹,难以分辨他人的善意。
在公安局接受新华社采访时,罗某杰说,“我不觉得班主任对我多好,对他也不了解。”
据知情人士介绍,大约一个月前,罗某杰买了一把弹簧跳刀,在教室用光滑的石头开刃。一次语文课上,老师要求他默写文言文,他不干。
一位学生称:“当时老师气,他也气,他就用刀在桌上刻字,嘴里似乎在念着‘杀’字。”
他的愤怒,是在扭曲的认知和人格发展中慢慢积攒的。这样的扭曲,通常都会伴随着极端恶果,总会暴露出来。
但是另一种扭曲在正常情况下就很难被发现了。
03 第二种扭曲
鲍方是市优秀教师,也是高三重点班的班主任。校领导多次找他谈话,希望他“多培养出一些尖子生。”
鲍方老家和学校相隔仅仅14公里,但他很少回去,即便参加舅舅葬礼也是晚上赶到、半小时就返回学校。
鲍方的哥哥评价他,“把时间都花给了学生”,反复用“敬业”、“工作狂”这样的字眼来形容弟弟。他想不明白,弟弟的结局为何偏偏是死在学生的刀下。
也许,答案就在女儿鲍莉的话中。她说“爸爸很喜欢成绩好的学生,爸爸觉得性格有问题是可以改的”。
多名学生回忆,事发前的一段时间,罗某杰在学习上很懈怠,对他寄予期望的鲍方批评了他好几次。鲍方并未发现这有什么不妥,因为他坚信这是为学生好。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罗某杰说他只想考省内的一所普通二本学校,“只想过轻轻松松的生活。”
这是他本人的想法,但没有任何其他人尊重他这样的决定,家人、老师、学校都在期待这个尖子生考“北大、清华”。
鲍方在事发前其实就意识到了“教育不好搞”,甚至也萌生了退意。在一次教研组聚餐的时候,鲍方曾说,教完女儿这一届就申请不当班主任。
最终,他还是没能全身而退。
他到底忽视了身边这个孩子,比成绩出现问题更可怕的是,“性格”出现了问题;而如今,女儿在他走后又对这个杀人凶手表示原谅,因为她也坚信:
成绩好很难得,但“性格是可以改的”。
她原谅杀害爸爸的罗某杰,恐怕有一层心理,是想保护父亲一直以来悉心栽培的“千里马”;她相信只要自己肯原谅,凶手还有机会变好。
从某种意义上说,她在完成父亲的遗愿。
这也是最让我感到别扭的地方:成绩比性格重要?
鲍莉应该并非是从情感上原谅了凶手,而是理智要求她这么做,否则她就对不起父亲了。
她是第三个被扭曲的人,她的扭曲就体现在“懂事”上。
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里,受伤的鲍方躺在担架上,满是血迹,鲍莉一边跟着跑,一边喊:“爸爸你不要睡……”
小姨用“懵了”形容鲍莉当时的状态,这和某些网友的猜测是一致的,她说“一个女儿看到父亲倒在自己眼前,浑身是血,她该有多痛苦,我不敢想象。”
但是,事发后很多人劝鲍莉:“你妈妈身体不好,你要坚强。”那之后,鲍莉在母亲面前就很少有情绪失控了。
白天,她会安静地守在母亲旁边;但在夜里,她总是失眠、做噩梦,几天掉了一把头发。
丧父之痛,心中岂能只有原谅?
但她把一切真实的情感都埋葬起来,只因为她从来都是一个听话懂事的好孩子。
她也曾天真浪漫过,像所有同龄人一样喜欢TFboys,也喜欢弹古筝、跳舞。她说,爸爸吹乐器,妈妈爱唱歌,自己的乐感也不错,一直想考北京电影学院。
这本来可以是个多么欢乐的家庭!
但因为家里想让她多学点文化知识,鲍莉放弃了自己的爱好。事发之后,记者来采访,鲍莉说“之前想走远,出省读大学,现在(打算)就在省内读书,陪妈妈。”
在饭桌上,鲍莉还给身边的人夹菜,轻声问来采访的记者,菜辣不辣。
在这样的非常时刻,她一个未成年的孩子,竟然还维持着细心周到的礼节。
她似乎从不愿周围的人因为她而感到不舒服,她首先考虑的永远都不是自己,这种“原谅”也是一样。
她说“我不恨他,恨不起来。反正我就是不恨他,不知道为什么不恨他。”
她为什么不恨破坏幸福家庭的凶手呢?
不恨凶手,是否意味着她也认为凶手的举动是被激发的,不能都怪他?从另一个角度说,最恶毒的揣测,是她潜意识也认为父亲有“可恨之处”?
如果父亲就是那股“扭曲他们的力量”离得最近的代表,这并非一点不可能,只是她不一定能够意识到,也绝不是她的本意。
她和凶手在同样扭曲的环境中成长了三年,也许,她能理解他的仇恨,甚至有点同情他。
凶手杀完人特意走到鲍莉面前通知她,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冷血的表示,但这个细节,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说,就像求取“同谋”式的宣言。
他杀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扭曲环境的代表;最可悲的是,这个代表同样是个受害者。
鲍莉看起来比同龄的孩子瘦小一些,只有一米五;而凶手罗某杰,足有一米八,这种外在的差别和他们最后是否采用武力反抗扭曲,不知道有没有相关性;
单从结果看,鲍莉和凶手最大的不同就是,她不但没有任何反抗,还逆来顺受,成了这种价值观的护卫者。
弑师事件之后,高三晚自习时间缩短,由10点25分改为9点50分下课。该校高三一个男生反映,班里一位老师最近常说:考得上就考,考不上就算,上课睡觉也不会管了。
鲍方的同事很痛心:“考第一名的孩子杀了老师,我们的教育怎么了?”
也许这种扭曲的环境,只有血案才能促发一点思考和真正的改变;只可惜,这样的代价也实在太大了。
04 写在最后
弘扬善良、批判网络暴力,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政治正确。但在这件事上,这种观点其实忽视了最根本、最朴素的真相。
大多数网友说的并没有错,大肆宣传“善良”,反而是在绑架一个很可能还处于创伤应激状态、不清楚自己到底在说什么,或者不敢表露真实情感的孩子。
难道你要她永远都这样“懂事”地活下去吗?
我们认可原谅,也支持善良,只要这一切都源自真实;否则,比起这些“正能量”来说,更重要的是每个人首先学会尊重自己,接受自己最自然的情感,才有机会从伤痛中慢慢走出来。
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这一点,也尊重别人如此做的权利,也许扭曲就不会再发生。
另外,对于杀人犯,尽管他的扭曲在客观上存在很多本人无法左右的原因,但事情已经发展到今天这种地步,他很可能已经出现了人格方面的障碍,再想逆转就不那么容易了。
“性格”改变,真的比成绩难多了。
原谅或者善良都不足以让他“变好”,如果真想挽救他,至少要有一套科学的评价和矫正系统,而且不能保证一定会奏效。
所以,令人心疼的女孩啊,你真的不需要背负谁的救赎,着急考虑原谅不原谅的问题;你还是个孩子,我们只希望你先痛痛快快地哭出来,然后健健康康地活下去。
也愿所有人都能正常健康地活着,永远不需要在扭曲中体验折磨和毁灭。
·End·
作者 | 八段锦,简书心理2017上半年推荐作者,教育心理学硕士。
出版两本心理专著,从建筑师到专栏作者+讲师,一直在努力让心理科普真实、有效、明白,所有人都能轻松学懂心理,自我成长。
转载需授权,如果觉得有用就点个赞鼓励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