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毅乐学书院之学妹读经
一字一句读《论语》第273天
原文阅读:
12.23 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也。”
译文讲解:
子贡问交友之道。孔子说:“忠言相劝,善意引导,如果对方听不进去也就罢了,可不要自取其辱。”
启发思考:
本章子贡请教老师交友之道。
在古代社会君臣、父子、兄弟、夫妇和朋友的五伦关系中,分别秉持忠、孝、悌、忍、善的关系准则。臣忠君,子孝父,弟敬兄,夫妻主要靠忍,朋友之间则始终是善意。
“朋友”一伦非常重要,因为它超出了血缘、家族、亲属的先天性关系,甚至超出了地域、国别、信仰的社会性樊篱,实际上相当于具有普遍性意义的人际关系。
前面学过,子夏劝司马牛的话,“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就是说的这种普遍存在的人际关系。章太炎甚至认为,朋友在人伦中最为重要,主张用朋友相处之道改造其他四伦,主要目的在于突出平等的性质。
孔子说:“忠告善道,不可则止”,至少体现了两层涵义。首先,朋友有不对的地方,咱们有责任给他指出来,给他忠告。其次,要‘善道之’,提出忠告时讲究方法,还要有克制,要给人留面子,让人容易接受。如果他不接受,赶紧闭嘴,不要自取其辱。
因为子贡聪明过人,又口齿伶俐,看见别人的错误,很可能会忍不住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说个没完没了。所以,孔子提醒他,对朋友的过失当然要坦诚地劝导,推心置腹地讲明是非。可如果对方深陷自己的思想死角里,听不进去,也就适可而止。如果不知分寸,一再喋喋不休、逆言不止,那就只会被对方反感抵触。这是和朋友相处必须注意的一个方面。
“忠告善道,不可则止”是非常重要的朋友相处之道。忠告是见人有过,尽心以告戒之。这说明对待朋友的发心和态度,提出意见和批评是善意的,要以一颗相爱之心,心平气和与他沟通,而非在限制他、干涉他、改造他。
善道之是委曲开导,是在提出意见或批评对方的时候,则要注意方式方法,婉言开导,不要径直取忤、口无遮拦,如果对方有抵触,你就要赶紧停下来,避免适得其反。
我们大多数人的状态是,批评别人的时候义正辞严。别人批评我的时候,稍微直接一点就很容易排斥,就要为自己抗辩。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可以回忆一下自己上次与别人意见相左时候的感受和表现啊。因为从心理学角度来分析,每个人都有维护自我尊严的本能,都会有认为“自己是正确的”自我认知的需求。
当自我发展还不成熟的时候,还不能把别人对“我做的事情”与“我这个人”的评价区分开的时候,别人的评价会严重影响到自我认知和自我尊严。如果被直接批评,可能会感受自我的心理界限被突破,认为自己被否认、被攻击,很容易引起本能的自我维护,从而根本无法接受对方的意见。当自我发展逐步成熟之后,就能区分真正的自我与“我的想法”、“我的情绪”、“我的行为”。
理解了这一点,我们在批评别人和接受批评的时候,都会有更多受益。 劝告别人时候,讲究方式方法,对事不对人,尽量让对方感受到是被尊重的。遵循委婉劝说的原则,给人留有余地,点到为止。既要让人知道错误,更要懂得给人台阶下。
至于我们自己,知易行难,知道了道理,在生活实践中,还需要不断地与强大的本能对抗。每次面对良师益友的批评,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既要努力去接受和珍惜,还要鼓励对方能继续坦诚而无顾忌地给自己提出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