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内心那座山:12个普遍心理问题的自我疗愈》_伊迪丝——L1 为什么偏偏发生在我身上?

为什么偏偏是我?受害者心态牢笼
1、你在理智地活着吗?
2、你唯一拥有的就是你自己。你孤独地出生,也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
3、当你学会爱自己的时候,你就会享受孤独。

————————————
20220706
苦难是人生的常态。

受害者: 为什么是我?
幸存者: 现在怎么样了?

很多人停留在受害者心态的牢笼中,是因为在潜意识中认为这样更安全。

我为什么患了癌症?
我为什么丢了工作?
我的配偶为什么会出轨?

当我们询问“为什么是我?”时,我们正陷入责备某人、某事,甚至自己的心境之中。

如何成为一个幸存者,而不是受害者。

怎么用自己的经验去应对。

自己能做出什么选择,以及可以用什么行为去应对。

困境:思量自己的失败和损失,总是在脑海中问自己:我不能做什么,我没有做什么?。。。

你唯一拥有的就是你自己。你孤独地出生,也孤独地离开这个世界。

!!!这样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吗?

!!!学会面对孤独。

当你学会爱自己的时候,你就会享受孤独。

不要做灰姑娘,坐在厨房里等待着某个恋足癖。哈哈哈~

受害者心态的明显特征就是通过推迟和延缓成长给自己提供虚假的喘息机会。

  • 人们保持这种状态的时间越久,就越难以摆脱它。

当我们停留在受害者状态,或者让别人扮演这个角色时,我们就会强化伤害,也会让伤害持续下去。

当作新的成长源泉。

没有什么比恐惧和无助交织在一起更令人不安。

在内心创建一个避难所,让我的精神在不确定性和威胁中找到安全的落脚点。

在你精神有限、无比脆弱的时候,选择如何利用自己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

如果我们一直反感并抵触自己的体验,就无法成长并疗愈自己。

  • @要是很抵触,怎么办呢?

我觉得自己在按照不同的方式理智地活着。

  • @你在理智地活着吗?还是被情绪带着变得歇斯底里呢?

每一次危机,都是一次转变。

那件事发生在那个时候,请活在当下。
童年或青少年时期遇到的或大或小的伤害性事件。

  • 引导自己离开那个令你受伤的地方,离开过去。请告诉自己:“我在这里,我会照顾好你。”

请给现在或曾经令你受伤的人或情境写一封信。详细地说明发生了什么,或者写出你不喜欢的具体事件。那些行为、话语或事件给你带来了什么影响。
再给同一个人或情境写另外一封信,表达感激之情,感谢那个人让你学会了很多。
你是一位幸存者,一位有力量的人。

请给自己制作一个愿景板,让自己每天都能看到它,随时提醒自己朝着目标努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