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处职场的你,或者身处校园的你,是否会被压力模糊了我们关于成就和价值的区别呢?你是不是为了取得某些成就开始做一些没有价值的事情呢?你是不是好久都没有把自己的真实展现在大家面前了呢?
在一段夫妻或者情侣关系中,生活中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不是让你觉得疲惫,甚至于你都不知道该如何去面对这种关系呢?
你是不是习惯性在被人欺负之后依旧觉得是自己的原因呢?或者觉得是你做得不过好呢?
所有的这些关于一个人内心世界的怨恨、恐惧、压力、绝望、自责等情绪和感受,都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会遇见的。“痛苦、艰难和困苦是帮助我们成长和进化的礼物,它也会帮助我们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
这个观点来自于谁呢?来自于一位杰出的心理学博士伊迪丝.伊娃.埃格尔,她是目前尚在人世的奥维斯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之一。她将从专业的视角向我们讲述那12个困扰你的心理问题,帮助我们找到打开心里牢笼的钥匙,越过内心的那座山,我们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01 爱自己的前提是觉知自己
我们从小都被教育,凡事要学会忍让,凡事要学会顾全大局,凡事要学会给人留下面子。从人品和奉献精神来说,这些都没有错,甚至于能做到这些的人可以说是道德高尚的人。
但是,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些要求最终都是把一个人自己的兴趣爱好给抹灭了,也把一个人自己的情绪感受放在不重要的位置。
在以前,这些情绪感受在能不能吃饱的选择上,并不是很重要。但是在今天,当我们已经解决温饱,开始走向更好的生活时,我们或许不用像长辈们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我们多出了很多的工作的方式,我们开始有超过温饱的追求时,这些情绪感受就变得很重要了。
打个比方,为何以前的人们相亲结婚之后可以和谐过一辈子,而在今天有的人却没办法呢?因为今天的我们讲究三观一致。
以前结了婚的人每天都要为家里的生计奔波,聚少离多是比较经常的事。而今天,夫妻双方也为了生计,但是因为今天交通发达,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感也没那么强,相处的时间越长,越是讲究精神层面的和谐。
很多家庭的不和谐,便是从最开始的冷漠开始的。因为觉得说了你也不听,听了你也不改,那还要说那么多干嘛?所以夫妻双方彼此不相干涉,看不顺眼就不看了。少了人情味的家庭慢慢地就会出现问题了。
而在大部分家庭中,女性往往是牺牲比较多的。比如丈夫酗酒,赌博,游手好闲,她为了让家庭继续下去,要工作,要带孩子,还要面对丈夫出现的语言暴力或者精神暴力,甚至严重的还有家暴。
想过结束这样的日子吗?肯定想过,但是不敢。这有一定的社会原因,还有那根植在我们女性朋友骨子里的脆弱感。
所以怎么办呢?忍着,不停地告诉自己,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不听别人的闲言闲语,自己的感受不重要。她在把自己神圣化的同时,其实也给自己的内心埋下一颗毒草。如果往后的日子有所变化,毒草便不会成长,如果还是在这样的环境里,毒草会慢慢地长成毒株,直至威胁到她自己的生命。
所以,所谓的爱自己,一定要学会的便是觉知自己,感知自己,你要明白生活中哪些事情是让你一直都会产生消极情绪的,它的根源在哪里,找到源头,才能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如何。
02 抑郁的反义词是表达
在今天,抑郁这个词离我们真的很近,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去想过,它到底是如何产生的呢?
在很多人的理解里,当一个人开始出现抑郁的症状时,他让人察觉的最重要特点,这个人经常胡思乱想。
那么,为什么会胡思乱想呢?从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来看,你想一下,你在什么时候会胡思乱想,你在什么时候不胡思乱想呢?
心情不好的时候,有些话没说出口的时候,被别人误解却没有辩解的时候,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建立在别人认可的基础时......是不是每当这个时刻来临时,脑子里总是有很多的想法,而且基本都是不好的。
比如,婆媳之间,某一天起床,你发现自己头晕身体不舒服,让你老公给你倒杯水。这本书没问题,刚好被婆婆看到儿子给你倒水“伺候”你,瞬间就觉得她儿子被你欺负了,对你就不太满意了。原本想解释的你,想着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息事宁人吧,可是婆婆继续对你表示她的不满,让你这内心真的是窝火啊,这说也不是,不说也不是,心里还忍不住琢磨着这婆婆到底咋了。
所以,不让自己抑郁,你应该学会的是及时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么做,首先也是避免让误会变得更加误会。其次就是,让我们心里那些消极的情绪流动起来,然后流出体外,不让它堆积在我们体内。
大胆一些,把你的想法说出来,诚实地面对自己,这也是爱自己的表现。
03 越过内心的高山,才能治愈我们的伤痛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可以说,苦难是我们的标配。而很多人对一些问题纠结了很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件事和她当初自己想象的并不一样。
比如你认为当你大学毕业后,你会找到一份好的工作,然后过上年薪多少的日子,生活无忧,家庭和睦,前程似锦。
但是我们都知道,这很难。如果你的工作是高薪的,那么你会比其他人更忙,少了很多的休息日。如果你的工作是稳定的,那注定是日子过得差不多。这两者很难兼顾。
对于我们大部分人来说,你要学会认清这个事实,接受这个事实,然后适应这样的事实。如果你的心理韧性够好,这个问题在你毕业后不久你就明白了,然后开始对这个世界新的认识。
如果你始终抱着“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和自己当初想的不一样?”“为什么我不能拥有别人拥有的东西?”这样的问题在纠结,所有的问题并不会得到解决,反而会在你体内滋养出一个偏执型人格来。
所以,当我们在和现实打交道的时候,如果你的认知和现实相反,那么请你努力越过内心这座高山,你将收获更有韧性的心理状态,也将带你走向人生一个更好的地方。
就像这本书的作者,作为奥维斯辛集中营的幸存者,她曾经也陷入这样的困扰,当自己的父母、亲人、同胞被杀害之后,她和姐姐却活下来了。如果你一直沉迷于“为什么只有我活下来”,“为什么我的父母死了我却可以活下来”,“为什么他们离开了而我却活得好好的”这样的情形中,相信就不会有这本书的出版了。
著名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说过,生活的写法是“麻烦”。人们总会遇到各种困境,总会遇到各种关卡,而很多人就被困在“牢笼”之中。
为了走出“牢笼”,越过内心的高山,找到生命的意义,我们需要学习的便是活在当下,调整自己的认知,激发自己的积极行为,朝着更好的自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