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影响力》这本书我实在感觉枯燥乏味,这本书不像我之前读的那些书一样,能让我犹如打了高剂量的鸡血一般,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但因为是任务,就硬着头皮看了下去,细细读来才发现这本书不一般的意义,于生活和工作都有启发。
影响力武器有互惠、承诺和一致、社会认同、喜好、权威以及稀缺,这些原则真的是影响一个人做判断的最强有力的武器,有时候我们似乎很快地、不加思索的做出了决定,事实上我们是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判断体系,好像是播放键,一打开就播放。在了解了这些内在的武器,我们能够在鱼龙混杂的中,避免上当受骗,同时作为一面镜子,提醒自己在工作或者做人过程中能够保持警惕和判断力,“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影响力》这本书让我更加了解了人的本性,人的脆弱,人本真的可爱。
关有互惠。其实大多数人都比较讨厌一味索取的人,别人帮了我们,我们其实记在心理,一直寻求回报的机会,因为我们不限变成自己讨厌的样子。一个小小的举动,也许就能影响到当事人做决定,因此日常生活或者工作过程中,我们应该从小事出发,通过小小的举动,带来大大的温暖,在赠人玫瑰的过程中,收货手中的芳香。但是我认为很多事情是内心自发的行为,不要让这种事情变得功利心和目的性特别强,否则一定会带来负面的作用。
关于承诺和一致。这个是我认为非常重要的一个原则。现实生活中,有人感觉特别靠谱,有 人则不太令人信服,这和承诺息息相关的,在我们做出了承诺之后,如果能够及时的兑现,一定能够给对方带来极大的信任感,否则,在信任感缺失的情况下,做事将会特别困难。
关于喜好。人是观赏型动物,是可爱的本质属性,无论男女。这个特性没有好坏之分,人之常情。汽车广告里如果有性感美女,大家便会认为,这个汽车的性能更好;女生看到着装得体的男士,也一定会认为此人一定气度非凡,能力超群。因此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让别人对自己有一个正面积极的良好印象。当我们因为被人的魅力,熟悉度等吸引,陷入一个圈套的时候,我们最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不要一味地究其原因,也不要压抑好感因素产生的影响力,听凭这些因素发挥力量,然后再用这股力量反过来对付那些想从中获利的人。人还是不要压抑自己的情感,接受现在的自己,否则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关于权威。所有的事情,一旦与权威沾边,事情的结局便有可能截然不同。书中有一个米热格拉姆实验,一个人有了属于自己的身份,被赋予一定的职能之后,就像孙悟空被戴上紧箍咒一样,时刻被权威束缚。实验中的受试者被冠以“老师”的身份之后,就开始履行自己的职责,哪怕受到良心的谴责,也还是会按照上级的命令去执行任务,哪怕受害者会因此受到难以挽回的伤害。所以,盲目服从具有非常大的危险性,那么为了免受权威地位的误导,防御的策略之一就是提前做好心理准备,提高对权威力量的警惕性,有了这种警惕性,对伪造的权威符号很容易有清晰的认知,再碰到有人试图用权威的影响力在左右我们的时候,就会比较谨慎了。
关于物以稀为贵。对失去某种东西的恐惧似乎比获得同一种物品的渴望,更能激发人的行动力,如果瑕疵把一样东西变得稀缺了,垃圾也能变成值钱的宝贝。稀缺性原理,主要力量是来源于两个方面,一个是我们思维捷径的漏洞,认为难得到的东西都比容易得到的东西好,因此我们会根据一样东西得到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其质量的好坏。第二个方面是,机会越来越少的话,我们的自由也会随之丧失。选择自由受到威胁或者限制,我们想要得到得到它们的欲望就更加的强烈,逆反心理就会表现的特别明显。我们一旦想到得到的东西得不到了,便会血脉喷张,目光短浅,情绪激昂。内在冲动一旦冒出,我们的知性、理性就开始后退了。在我们情绪高涨的时候一定题提醒自己,当心陷阱,要谨慎行事。
世界是极其复杂的,我们如何能在复杂的关系网中理出一道清晰的思路,是一件非常重要又迫切要做的事情。读书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理清思路,如何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不忘初心;也是让我们更加了解人的本性,更加了解自己。在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把握合适的度,待在适合的位置。《影响力》让我更加了解了自己,也让我学会如何从容的,面对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