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在特定经济时期发放的一种购粮凭证。 那时候,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其实凭票供应不是我国最早采用的,苏联在十月革命后,当时国内不稳定,内战不断,商品缺乏,就采取商品有计划的分配,发放各种商品票证,苏联最早的票证是1916年的鞋票。
粮票是特殊经济条件下的历史产物;粮票的历史绝非一般的文化娱乐史,而是一部凝重浑厚的中华民族创业史,是一部华夏子孙与贫穷、饥饿的抗争的生活史,是中国计划经济这段历史的真是写照和证明,具有着深刻历史意义的事件。
1960-1962年最为困难,上海居民每10天定量3两肉,从9月调整为2两。1961年,北京人均消费猪肉八两半,作为首都城市,其生活水平也不是很高。尽管如此,但是商品种类繁多,完全不能做到覆盖全部,所以在诸多农村,这种粮票变得非常珍贵,很多城市的人更是捉襟见肘。在我国北方地区,很多人冬天都购买白菜,用粮票都买一大车的白菜,整个冬天就靠吃白菜度日了。当时候,除了白菜票,还有胡萝卜票等,可见其分类多么细。粮票供应制的时代早已经过去,现在市场经济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巨大成就,人们的经济水平迅速提高,如今早已经用不到粮票了,但它对于那个时代有着巨大的意义,因此很多老一辈的人都喜欢留着一些粮票来当作回忆。的确,那会的粮票就是人们生活的必备品甚至生命,承载了那个时代所有的酸甜苦辣。在当时候,我国的工业和农业都需要大力发展,发展工业必然需要农业的支撑,每一个农村种田都不易,为了公平分粮,粮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粮票的时代是我们在最艰难的时候,用来渡河的船,它标志着我们的渐渐强大,也标志着我们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决心和方法。
根据时间的不同,票的种类也是不同的。粮票在外型上就各不相同,有长方形,有正方形,还有齿状的等等,五颜六色可谓是非常鲜艳,在旧社会的人们眼里,粮票和人民币是大同小异的,只是有特殊的用处。面额上,有半斤,一斤,还有几千,几万斤。可见在当时,粮票的大小差异是非常大的,而且发行的时间也不同,每一套的年代和面值都是不同的。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