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认识多少字,他可是晓得由孔夫子传下来的礼义廉耻。他吃的是糠,而道出来的是仁义。他一共有几亩地,而他的人格是顶得起天来的。他是个最讲理的,知耻的,全人类里最拿得出去的人!
常二爷怀揣买药钱,却被敌人拦下,身上的钱被抢走。他已是年龄大了的老人,从来未曾经历如此令人不堪回首的耻辱,敌人硬逼迫他下跪。
他多年来与土地一起生存,养成顶天人格,他无法忍受如此耻辱。但是,邻居马少爷正等着吃药,等着他救命,他不能只顾自己的脸面。慢慢的,他转过身来,像对付一条恶狗似的,他忍着气央求。
他的同事,还另外有许多人,并不是糟蛋,他们敢冒险逃出去。他们逃出去,绝不为去享受,而是为不甘心作奴隶。北平也有“人”!
瑞宣苦于牵挂家庭,无法逃离家庭去与敌人抗争。他的同事却敢于冒险逃出去,去参加革命,反抗敌人的暴行,勇气可嘉,真正做到有骨气。瑞宣压抑的情感,通过他同事不同行为对比,显得更加令人心疼。
敌人收法币去套换外汇,同时只用些纸来欺骗大家。华北将只耍弄一些纸片,而没有一点真的“财”。华北的血脉被敌人吸干!
敌人试着用货币政策起到控制北平民众,控制经济的作用。他们抽干市民财富,将血吸干,非常手段令人恐慌。银行虽然照常营业,但那些好看的楼房,瑞宣觉得它们都是纸糊的“楼库”。
央政府的继续抗战的宣言像一剂泻药似的洗涤了他的心;他不再怀疑这次战争会糊里糊涂的结束了。
政府坚持抗战,让民众有了战斗胜利的信心,好像一剂泻药,将他们动荡不安之心洗涤去掉。重新找到胜利出路,有了这个信心,瑞宣也就有了勇气。他把敌人在教育上的,经济上的,思想上的不断对北平民众侵略,一股拢总看成对不参加反抗民众的惩罚。
最厉害的一招是堵闭了北平人的耳朵,不许听到中央的广播,而用评戏,相声与像哭号似的歌曲,麻醉北平人的听觉。
敌人想用堵闭民众耳朵,用无并紧要的广播宣传,评戏和歌曲麻醉民众听觉,实现他们统制目的。这正是精神麻痹。
可是,民众并不是待罪的羔羊,就像瑞宣一样,他们设法去听中央的广播,或看广播的记录,从别的渠道,获得真正鼓动人心的消息。胜利仿佛是冉冉升起的太阳,给予大家强大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