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大聪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定位经典系列的《品类战略》,作者张云、王刚。
先闲扯几句,当看定位丛书到了一定程度,你会发现定位的很多环节是有逻辑性的,就像是大小的齿轮一样啮合在一起。
比如消费者有了需求之后,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需求、品类和品牌三个词就是环环相扣的。前后有一定的逻辑性。
你会发现,品类居然在消费者需求和品牌之间,可见品类这个词多么重要!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品类就像是皮,品牌就像是毛,一旦皮没有了,毛将也不复存在。
换言之,品类消亡使品牌消失。柯达胶卷是一个例子,当消费者都已经转向数码相机(因为更方便),胶卷消亡了,于是柯达也破产了。
《品类战略》这本书是定位理论的延展,看标题就很好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把品类上升到战略层面来阐述。作者张云是里斯中国的总经理,所以在这本书了,会有很多的中国案例,比如五粮液、汇源、京东、霸王、中粮、维维豆奶等。
什么是品类(category)?尼尔森对其的定义是“确定什么产品组成小组和类别”,这是基于市场或者销售管理角度的定义。这里的品类是基于市场而心智。在品类战略中,主要是指心智中的品类。消费者面对成千上万的信息,习惯把相似的产品进行归类,而且通常只会记住该产品的代表性品牌。消费者心智对信息的归类,我们就称之为“品类”。形象的说,品类就是消费者心智中储存不同类别信息的“小格子”。
市场角度的品类和心智角度的品类有什么不同?有时候二者是一致的,例如,在市场中,汽车和卡车并不属于同一个品类,在心智中也一样。但很多时候,二者不一样。例如,从市场的角度浓缩果汁(FC)和非浓缩果汁(NFC)属于一个类别,但是从心智角度看,它们属于不同品类。
品类是顾客消费者的驱动力——在这里要务必清楚,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推动他购买的不是品牌,而是品类。只有在消费者决定了品类之后,才说出该品类具有代表性的品牌。这就是“用品类来思考,用品牌来表达”。
我们说企业之间的竞争单位是品牌,而品牌的竞争的实质是品类之争。也就是说,在消费者心智中相互竞争并非品牌,而是品类。宝马与奔驰的竞争,实质是窄小灵活的驾驶机器与宽大气派的乘坐机器之间的竞争;百事可乐与可口可乐的竞争,实质是经典可乐与新一代可乐之间的竞争。
书中提到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品类源自分化而非融合。这里可以思考一下,为什么融合这个概念那么受到企业、媒体、投资界甚至学术界的追捧?
书中举了一个非常经典的例子。在国内饮料市场,娃哈哈“营养快线”取得成功后,包括娃哈哈自己在内的很多企业将之视为融合式品类创新的成功,作者认为这是一种误解。实际上,在娃哈哈营养快线之前,果汁加牛奶的产品早已诞生,那就是国内牛奶企业都推过的“风味奶”,但这个产品并未取得成功。而在消费者认知中,营养快线被当做一种乳酸味的营养饮料,而非果汁牛奶。
这本书是典型的说理性书籍,所以书的前面介绍了背景,如品类时代来临,表达观点,比如品类源自分化,并提供方法,告诉读者要开创新品类,品类话的要点,为新品类定位以及推出新品类的六个要点、如何主导新品类,以及具体到培育企业大树的注意事项。
最后的三章可以理解为作者为了证明品类战略的正确性,举了大量国内外的案例。不管你信不信,反正我暂时是信了。
我结合培育企业大树思考了一下统一企业的品牌架构,发现就很类似。统一是典型的灌木型品牌。在既有品牌尚未主导所代表的品类的情况下,同时推出多个品牌,这就是灌木型品牌。
品类战略不仅可以指导企业的实践,还可以用来做一些预测。比如联想乐phone对iphone的胜算几何?清扬想要跟海飞丝抢去屑这个词,到底结果会如何,学完品类战略就可以自己大胆的做一些预测。
整本书都非常浅显易懂,干货满满。对于做品牌或对企业经营感兴趣的不妨买来一看。书中有大量的案例,非常值得仔细研读。这些都是难得宝贵实战经验。
全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