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诚不需假手于笔墨,美丽无须借助于粉黛。”
这是莎士比亚的名句,同样适用于看起来高技术,众人才的现在。
当别人说上大学是为了汲取知识,充实自己时,你直说你是为了好就业,为了多赚钱。大拇指伸出来,我赞同你,敢于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当路上有美女路过,有男的总想多看两眼时,我觉得很正常,这说明此人审美正常,敢于将爱美之心流露言表,我作为女同胞都想多看看呢。
我喜欢真诚,有看法就说,有想法就做,只要不超过基本道德底线,怎样都没问题,敢于做自己,敢于表现自己,并不丢人。
重温一下狐狸和葡萄的故事:
一个炎热的夏日,狐狸走过一个果园,他停在一大串熟透而多汁的葡萄前。狐狸想:我正口渴呢。于是他后退了几步,向前一冲,跳起来,却无法够到葡萄。狐狸后退又试。一次,两次,三次,但是都没有得到葡萄。狐狸试了一次又一次,都没有成功。最后,他决定放弃,他昂起头,边走边说:我敢肯定它是酸的。
这个故事是说,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就找借口贬低他,以此达到平衡自己心理的目的。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酸葡萄心理。”
而我们身边,却有许多人有着这种心理。里虚外虚,里假外假,自欺欺人,甚至有时候连自己都蒙蔽。
记得上高中时,有一个男生,特别聪明,尤其是数学物理两科。数学习题作业从来不做,但是每次考试分数很高。最令人不解的是:数学课他从来都在趴着睡觉,由不得老师看着不顺眼,就叫上去答题。而此男生甚是奇葩,如果遇到有答案的比如函数一类,我们在下面解,他就在上面盯着黑板看,我们还没解出来,他直接写上答案,下去了,压根没有解答过程;遇到求证一类的题,那他就懒的动了,一直盯着黑板看,直到老师无奈的把他撵下去……
那时,他成了神话,成了神仙级的人物,流传于各班,女生们更是心生佩服,甚至崇拜。
后来他成了我的同桌,才发现,原来别的课上,貌似他也在睡觉,其实是趴着看数学物理的教科书和辅导书。顿时,他在我心里的地位一下大大打折。
我也曾和他沟通:这样是不是不好,别的学科落下了啊?
他根本不领情:那怎么显示我的超能力啊……
语塞……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只有两门成绩特好,只有大家眼里的崇拜,大学校门不领情,把这个大仙儿关在了门外。
工作后,每年年底单位都要开总结大会加全体聚餐,发奖金,发礼品,表彰一部分人,提升一部分人。
此时,是大家最高兴的时候,也是牢骚最多的时候。
相互祝贺,相互拥抱。
东东是我的一个同事,他数次说:我才不在乎那些呢,工作就是为了找个乐子,消磨时间,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在乎功名呢?
乍听上去,觉得他淡泊名利,无欲无求;
细细回味,酸溜溜的,羡慕嫉妒的内心,佯装无谓的外表。
酒过三巡,推杯换盏,东东朝着我说:你和兰兰一开始还都是我的下属呢,看我带的多好,把你们都捧上去了,你是有真本事,我不说,我怀疑兰兰和领导有说不清的关系,要么怎么会轮到她?
言外之意,本来是该他升的,被一些新人占去了位置,你们的位置是我让出来的;还有我要努力,不是这个结果。
我说,东组长,与世无争,你是要成仙儿啊!
你还没结婚就这样,靠什么成家?靠什么立业?就靠你这股假清高,真无能的劲儿吗?
可能我有点偏激,而那些名人比我苛刻几千几万倍。
明袁宏道说:“余观世上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之人,皆无癖之人耳。”
明张岱也说:“人无癖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人无疵不可与交,以其无真气也。”
路边社长分析:
这句话翻译过来,一个人既无癖又无疵,四平八稳,谨小慎微,没有一点点个性,这样的人要么特别地懦弱无能,要么特别地有心机。
两者都缺乏“深情”和“真气”,缺乏人之所以为人的那一点点必不可少的血性。与这样的人交往要么是如食鸡肋,要么是与虎谋皮。
我喜欢和有血性,有欲望的人做朋友,有喜怒,有善恶,有爱憎,有个性,有自己的想法,表里如一,不掩饰自己。我也努力做一个这样的人,卑微却不假惺惺,也会有不堪的想法,也会有不道德的语言。
你那么不功利,那么不世俗,年纪轻轻就什么都放得下,整天圣人曰,孔子曰,是要成仙儿吗?
没有一条路是风调雨顺、仅靠运气就能达到目的的。成年人里没有容易二字,偶尔的失意,偶尔的挫败,再正常不过,而你摆出一副无欲无求,淡泊名利的姿态,来掩饰你内心的真正渴求,实在让人看不下去。
正如王阳明心学说到:心即理,致良知。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做人做事从内心深处的良知出发。人性中有本能有欲望有冲动有感情有理性,只有分辨清晰,才能唤醒理性,找到自我,才能超越到良知境界。
葡萄酸心理以及王阳明心学,都重在说明,由心出发,由心做事,即使错误,也才是坦坦荡荡的君子。
莫欺少年穷。所以,我们年轻,物质和精神的匮乏,很正常,只要不断努力和完善,就不怕别人说。
而活在别人口中,自我麻痹,淡薄名利,无欲无求,实属自欺欺人。
我们总是把自己犯下的错误,和自己的无能,然后起一个名字叫“命运”,然后,认命,失望,虚度此生。
人成不了仙儿,但那些欲成仙的奇葩事情,总会被人笑谈。
有个性棱角的人,要比处事圆滑的人更加可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