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了得到听书专栏的一篇文章,解读《驾驭情绪的力量》这本书。这是一名美国的临床心理学博士,在临床治疗中,结合正念疗法、辩证行为疗法等提供的一套情绪管理方法。
这本书涵盖的内容很多,谈一下我读的时候的感触。
一、情绪和饮食有关系吗?
当然是有的。甚至我觉得在现在的生活水平下,饮食带来的情绪上的调节作用已经大于了填饱肚子。开心的时候,会想吃点好的庆祝一下,不开心的时候,也想吃点好的发泄一下。
所以,过分的节制吃,真的不是一件很明智的事情,那会失去很多乐趣。
但是,也不能把情绪的调节完全依赖于吃。吃带来的好情绪只是一种替换,但是产生坏情绪的根源还在那。而且如果一个人反复的利用饮食来改善心情,那么同样食物带来的满足感就会越来越小。加大食量吗?那就对身体造成伤害了。
所以,这本书要教我们如何用更正确的方式去对待情绪,不能只是用美食的好情绪来替换,这其实是一种逃避。
二、正念是什么,有什么用?
“正念”原先是一个佛教的修行术语,指修行者将思维固定在某个对象上,我觉得冥想、禅修都有这方面的意思。
稍微具体点来讲,正念包括三个要点:1.有意识、有目的的觉察;2.专注于当下,当前这一刻的情况3.在觉察和专注当下的过程中不做价值判断,不去分辨好坏和对错。
举个例子,比如我在跑步,保持正念的话,我就不能一边跑步一边看电视。要专注于跑步,主动感觉跑的过程,并时刻关注身体在这个过程中的反应,这就是有意识的察觉。如果走神了,就赶快调整回来,当然可能在跑步的过程中会产生很多情绪和想法,不去批评自己,这就是不做评价。
这本书是教我们,要用正念去抽解情绪,可以达到识别和控制情绪的作用。但我觉得,正念不止用于管理情绪,我们可以在生活中尝试用正念疗法来作用于更多的行为,比如吃饭、喝茶、锻炼,处事,保持专注,用心体察,不做评价,可能那些造成我们情绪的问题,很多也会不存在了。
所谓的茶道、剑道,应该都是讲的要专注当下,去觉察,不主观评价,慢慢悟,是吧?
三、情绪的根源
我比较赞同的有两点:1.不能驾驭欲望。
欲望如果不能得到满足,就会产生不良情绪。所以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不断满足欲望。但是满足欲望并不能消除欲望,反而会加强。那一但满足不了,糟糕的情绪还是会找过来。
好的办法是,对于欲望,用正念的方式去体察、冷眼旁观,不要着急去满足它。一段时间之后也就没那么强烈了。
2.思维陷阱
不要用头脑中的想法投射到现实中去。很多没有发生的事情,其实没有那么糟糕,但是如果将过去形成的观念投射到这个事情上,就会产生莫名的无奈和无助,导致悲伤和痛苦。
所以,还是要关注当下。进一寸就有一寸的收获,去体察这份收获带来的喜悦,不会胡思乱想,焦虑的情绪就会改善了。
这就是我今天读书的收获,要控制情绪,首先要能够正视它,知道了情绪的来源,同时善于用正念疗法来面对,我相信是有帮助的。
2022年1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