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上一朵花就陪她去绽放
假期再一次仔细通读了《Form Drawing Workbook》,相比于一年级迫切地想要从中找到“教什么”而盲从的状态,感觉到了自己的成长,这一次我看到了更多的东西。或许对于前辈们已经熟识,可对当下的我来说是笔财富,哪怕会有理解上的局限,我相信下一次再读会有更新更深入的认识。
在这种启发下,我们这个板块的形线画基本上每次的主课本工作每个人都是具有相同的元素,却以不同的形态呈现出来。这也让我看到了孩子的潜力与创造力是多么的宝贵且值得珍惜,三周的每节课堂孩子们都沉浸其中,难以释卷,完全沉浸在自己的设计中,并且力求精致均衡!
形线画课上我们在做什么
在这本书的前言中,提到:画出流动和角形的动作有助于儿童的精细动作技能的发展,同时促进如何书写;处理情绪的有力工具;奠定了几何基础,从入学第一年就开始了感受几何形式的发展;形成基本的形式感,对如正方形、三角形等基本形状有健康的理解。其中,强调不模仿形状的视觉外观是非常重要的。同时还提到了“形式幻想”,即基于简单形状的知识,一个人如何学习发展复杂的、富有想像力的、符合规范的形状。此外,线的不同形态,如直线、弧线、有尖锐角的折线、线的下滑走向、波浪、旋转、线的向内或向外辐射、线的节奏形态等等都会滋养或平衡不同气质类型的孩子的内在感受。由此提出,形线画会使人觉醒并滋养好孩子的善良、美丽和真实的感觉。
在这个板块中,我们围绕形线画的训练点,设计了三个主题,并以三周的时间来体验完成。
第一周:基于原型图式(直线和曲线)的复杂化。
我们以“地雷阵”的游戏进入,每个人都是一颗特别的地雷,但是所有的地雷是连在一起的,只要有一个引爆,所有的地雷就会依次被引爆,由于每个地雷都不一样,引爆的路线也会不同。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相像,走出或跑出或扭出各种路线,甚至有几个比较近的地雷还出现了像多米诺一样连续引爆的现象。这个游戏把孩子重新带到对直线和曲线的感受,直线是直冲目标的,曲线则是盘旋迂回的。于是在他们在地上的引爆地雷的路线设计上,就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样貌,每个孩子都尝试用直线、曲线、盘旋线、波折线或波浪线去引爆自己的地雷阵。第二天,当他们很认真地把回顾呈现在主课本上时,我一下被震到了。水相或土向的孩子会更多地使用细密的波浪或波折线,节奏基本稳定;风相一些的孩子会尝试各种形态;火相的孩子则更愿意直达目标,因为我要求必须包含直与曲的元素,也只是有幅度地来个转变立刻又冲向目标。还有一点,这样一个点阵的练习,会为未来他们画地图提供一些经验。
如果说第一天的游戏带给孩子的是自由的体验,第二天,“火箭发射”的点阵练习,则强化了直线的靶向性。游戏后,男孩女孩们各自分成两组建立自己的火箭发射站,这次每个火箭必须冲向相对自己最远的并且路线是笔直的那个发射点。孩子都奋力奔跑着,因为是直线,他们都像是在冲刺一样。等到在地上去回顾设计时,怎样在半个教室长宽的距离点燃最远的,且保持线路的笔直,对于孩子们来说,真的有些难度。只有目视着远远的目标,并且身体跨在行进的线的两侧才会接近笔直,如果一味低头看手下的粉笔,大多会出现一个弯弯的弧度;最后大家各自站在自己的发射站,同时出发走向不同的目标,直至再回到自己的发射站。当这个路线被呈现在主课本上时,有的孩子说:这个也太乱了吧?因为主课本出现了纵横交错的直线。不过,有的孩子认为,这个图式的美只是不同于前日的而已!
第三天,我们根据自己对线的曲直长短的理解来呈现我们晨圈中感受的不同的节奏。“咚、咚、咚、咚”均衡的,“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咚”,这些又有什么样的不同呢?我们有时拍手,有时踏步,有时同时,有时大家循环合作,在合作完成的过程,孩子们开始逐渐清醒,会发出“哦!我懂了——是一个长一个短”等等。挑战来了,你们可以有线的方式把感受到的节奏走出来吗?有的孩子会有在大步子和小步子,有些孩子会用曲线和直线,有些孩子会用折线来区别一段直线或曲线……地上画一画自己的设计,分个小组PK一下“小蚂蚁传感器”,最前面的蚂蚁要把收到的信息用线的方式表现出来。自然,每个孩子对长短的节奏有不同的理解,他们的主课本设计当然也是独一无二的。
第四天和第五天, 孩子们已经再次熟悉了直线与曲线的品质,孩子以合作和走的方式玩起几何图形游戏。开始运用一定节奏的直线或曲线呈现一个漂亮均衡的图形,比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等,有的孩子会自创图形。这个图形需要充满的线条来体现,或者是被这样的线条留白的,但决不能有轮廓线。我的材料提供的不是很周全,但孩子们还是努力地完成,他们分成小组合作摆出各种造型,有的小组真是创意无限,互相点燃灵感。主课本作品出现后也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第二周:对称的练习,由垂直或水平发展到垂直、水平及斜轴对称组合出现的四向对称。
三年级的孩子对空间的意识要从简单的左右、前后、上下,发展到左前、左后、右前、右后的感受,暑假培训的外教老师提醒要带给孩子们十二向的感受。我们每天在晨圈的时候都会吟诵着诗歌来感受双臂和双腿十二向的伸展,现在我们可以倒着走一个比较漂亮的双螺旋,甚至“8”字形。
在这一周,我们仍然是先回到垂直水平对称的回顾。仍然是个点阵游戏,不过,这回需要同桌来做搭档,一个做引领者,一个被引领,引领者先从一点走到另一点,被引领者要在他的对面走出镜像的图式;之后,角色互换。这个游戏孩子们非常喜欢,并且创造非常精美的对称图。由于点阵的设计是对称的,所以他们最终呈现的结果会是一个垂直兼具水平的图式。
利用对角的折纸,孩子们在其中一面设计比较简单的线,打开后,请同桌画下倾斜的镜子里面的影子,有的孩子把镜子摆正了,噢,那怎么行?镜子已经碰歪啦!啊!这也太难了吧!于是,就有人歪着身子画。噢,这可不行,请你坐正。啊!这也太难了吧!……你看,那几个安安静静地画的,他们在不停画呀画,看呀看,再画呀画。画完的作品大家看一看,下面往往不吝赞美。在大家的鼓励下,终于完成了。“谭,你不说这节课让我们剪纸吗?”对啊,那就先从这张剪起,看看谁画得最接近镜子中的线。下课了,后面展板上出现了各处角度对称的窗花,真是美极了!这是手和剪刀的运动。
最后一天,我们在手臂的轮转中找到圆的感觉,在圆中找到植物天使与火天使的互动,两位天使像照镜子一样创造着美丽的花朵。两种颜色的线在圆中滑行、旋转,这个四向对称的图式将第三周的主题练习带了出来 。
第三周:形变的练习,帮助孩子感受由内向外,由外向内及翻转带来的自我感受。
形变的练习,我们结合了现在进行的滋养故事——希伯来神话的创世故事,以及环绕岛屿的游戏,当时连听课的丁老师都积极地参与了进来,孩子更是激起了创意的火花。创世故事中植物天使们在大地上的工作为我们带来了形变的素材,太阳给了植物由内向外生长的力量,植物天使由外向内塑美丽的外形;我们玩结锁解锁的游戏,大家感受身体的翻转和自身的平衡,相比于一二年级玩的经历,这个游戏确实更适合三年级;我们像蜜蜂一样唱着歌跳起“8”字舞,孩子们,你能让脚下的“8”移动起来吗……
最后一天,从一个大圆开始,你就是一个可爱的植物天使,设计一个板块结业作品来体现和谐均衡的创造之美吧!
这三周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工作,侧重于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身体体验,感受直线、曲线、塑形、 对称、翻转形变的品质,在主课本工作中只给孩子们提出相应元素的要求,给他们充分体验后独立创作的空间。从他们投入的状态中,我可以感受到他们在那一刻的沉浸和滋养,有意识的工作中感受到的努力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在合作中感受自身在团队中的平衡。
对于我而言,爱上一朵花就陪她去绽放,是最能表达在这个板块和孩子们一起的工作的感受的!
第一个板块的其它内容
晨圈:
与身体相关的部分:十二向练习;过中线交叉练习;节奏律动
辅助材料:两首谱曲的现代童诗《春天的声音》《云儿哪里去了》(抄写,选字查字典注音)
经典部分:《诗经·王风·黍离》《诗经·王风·君子于役》;《论语》(1-7章,孩子们轮流带读,晚放学)
古诗三首《春雪》(韩愈)《赠范晔》(陆凯)《城东早春》(杨巨源)(抄写,选字查字典注音)
数学部分: 乘法口诀表(1-12)(正背与倒背);心算(与周末练习题训练点相关的速算法)
竖笛练习:继续熟悉七音竖笛的每一个音;《向着明亮那方》(有个降4,音乐老师认为是个难点)
滋养故事:《希伯来神话》(创世的部分)
本学期每周作业的的形式:两天抄写(注音、插图)、两天日记(每日随笔)、周末故事回顾(以本周所 讲故事为蓝本,根据自己的情况和喜好来完成)
辅课:非音语舞阶段是两节,一节用于机动,整理上学期接触的拼音,本学期内容,逐步制作拼音,玩听音、写音、拼音的游戏来熟悉这个自学工具。另一节以阅读为主,一部分时间指定自读《农庄男孩》,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一部分时间自由阅读,班里准备了一些诗诗集,与艺术、数学、自然相关的绘本故事,还有以前讲过的故事书。
第二个板块预告
第二个板块是数学板块。打算并行两条线,一条是四则运算,这个板块侧重乘法算式,会带出竖式运算的方式;另一条是主要的内容,测量中的度量衡,也希望大家在家里给孩子提供身体力行地体验长度、重量、容积的机会。其实,生活中测量是无处不在,哪怕是我们爱吃的东西也会因程度不同而有所偏爱,冷暖虽是自知也各有各的尺度,风力的大小等级……这些属于测量。家里做点心时,让孩子称称原料;去超市或市场买东西,让孩子帮忙拎一拎,看看各自液体制品的容量;一家人比比身高、脚长……这些也都是很好的测量启蒙。
其它的辅助部分仍然会延续每个板块的风格。
亲爱的大小朋友们,感谢一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