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在恋爱的时候,先生无比包容我,对我很温柔,我已经习惯了那种被宠爱的感觉。
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我和先生的关系日益恶化,我感觉不到他的关怀和爱护,对方也感受不到我的辛苦与体贴。
在我需要关心时得不到对方的只言片语,在我想要获得一点力量支持时也得不到对方的回应,慢慢地感到心灰意冷,痛苦不已。
似乎有一张巨大的网在包裹着我,没有办法逃离,也没有办法缓和。
这个时候我遇到了这本书:《先学会爱自己,再遇见对的你》。
书里面的内容仿佛就是在说我自己的事情一样,让我一下子惊醒,原来一切的痛苦,失望和无力感都是因为我不够爱自己。
02
“如果体验到孤独或受伤,这个时候没有别的路可走,只有勇敢地让自己成长,勇敢地去直面自己不值得被爱的恐惧,去和内心最深处那个无处安放的自己联结。
”
我们在婚姻里感到了孤独和受伤,但双方的内心积累的怨愤都太深了,所以我们只能去改变自己,让自己成长起来,给自己力量。
我们可以读书,做运动,养花草,写作。
对于伴侣做得不合自己心意的事情,我们也尽量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不去评判和纠正。
慢慢地就可以感觉到自己在进步,心情有所好转,内心开始有力量了。
当我开始成长起来,我开始有力量去面对婚姻的问题了,不再觉得自己的婚姻不可救了。
03
“正向的念头会助人助己,负向的念头自然也会伤人伤己。世界就是自己的投射,如果真实地做自己、表达自己,就会得罪别人,这就透露出一个重要的信息:在某个层面,你和自己的关系是不好的。
”
一直以来我也认为自己说话比较直接。原来这是一股留存在我潜意识多年的尖锐的攻击性的能量。
这股能量不断在释放否认、怀疑、责备等等负能量来伤害我,最终导致突如其来的发怒、无力感。
这些都是跟自己的关系不好的表现,不够爱自己,不够接纳自己。所以不要先想着去改善自己跟别人的关系,要先搞好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04
“当你在问你如何获得力量的时候,其实是假设没有力量是自己的本来状态,然而这不是真相。事实上,每个人都是“自带粮草”和地图的,你需要问的是:“我是如何让自己丧失力量的?””
原来,这都是因为自我价值感不够高、对自己的价值不确定,对自己的正向关注变少了。
“正向关注是可以为自己带来力量和爱的,如自我肯定、自我接纳。当我们不习惯、不愿意,或者没有能力给自己正向关注时,自然就渴望从别人那里得到确定感了。”
我意识到自己一直对先生有所期望,希望他关注我,给我确定感,但是他并不能满足也并不能时时满足,而我当时又脆弱又敏感,无力感爆棚,更加剧了痛苦的感受。
现在我把注意力收回到自己身上了,关注自己的外表、健康、自我成长,我的力量和安全感就慢慢回来了。
我不再对自己的婚姻抱有失望的态度,我有力量去修复它。
被爱和被伤害的感觉都是自己给的,我们是可以选择的,不要再把这个选择权丢弃。
05
“如果你都不爱对方、不在意对方的感受,却指责对方不够爱你,这种自私、无理的行为不仅无效,而且只会伤害你们彼此的关系,让对方的心越来越封闭。
”
一语惊醒梦中人,我都没有给我先生好好表达过爱意,怎么能期望唤他永久的爱和呵护呢?
所以,在婚姻里感受不到对方的爱时,我们要先想想自己是否有表达出爱来。
06
“要学习放下期待,放不下就用更有效的沟通方式。对方做不到时,我们要支持对方疗愈他的“空洞”,而不只是一味地索取、指责或者隔离。如果既做不到放下,又没有力量支持对方成长,那只会造成自己和伴侣的痛苦,被死死卡住,而错过在亲密关系中成长的机会。”
我们婚姻出现问题的时候,需要放下以往的期待,先稳定和自愈自己,让自己有力量了再去跟对方解决问题。
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能自暴自弃,放弃前进和成长。
我们要无条件爱自己,接纳自己,永远相信自己值得更好的关系和更好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