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培养出一个快乐、健康、成功的孩子是件很难的事情。父母们常常会发现,自己被一大堆自相矛盾的养育建议重重包围。当现实生活无法达到逾期标准时,哪些概括出“正确方法”的理论或书籍,只会让全心期待的父母们感到焦虑或灰心丧气。世界上从没有一种成功且正确的养育方法,遵循“放慢脚步、反思并且认识到在养育孩子这件事情上没有唯一正确的要领可循”这一原则,至少不会让我们处于迷茫与焦虑之中。我们要认识到,在养育孩子中有各种可能,父母根据自己的孩子想出来的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此时,我们必须要遵循反思性养育的原则,做一个具有反思能力的父母。
1.亲子关系高于一切。我们务必让自己慢下来,关注当下,因为所有关系的经营都不能急于求成。无论做什么,关系应该是放在第一位的。亲子关系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包括我们一直看重的学业成绩、课外活动等。亲子关系是孩子根植其中并能成长开展、开花结果的肥料土壤。
2.没有完美的父母,也不存在“正确”、“最佳”的养育方式。养育孩子的方式多种多样,我们必须多思考,寻找自己的孩子到底需要什么。我们可以借助书籍和专家意见,但是他们仅提供了食谱,只有父母自己才能决定哪种营养食物适合自己的孩子和家庭。
3.容忍模糊、不确定性和未知的状况。误解与冲突是正常的,也是一种不可避免的情况。生活和人类关系在本质上都是一件混乱麻烦的事情,我们必须克制自己想要立即解决这些问题的冲动。
4.同时从孩子和自己的角度看世界。孩子是一个都拥有不同观点和动机的独立个体,同时儿童心智的运作方式与成人有很大的不同,这一点决定了我们如何回应孩子。从孩子的角度思考,能在很大上提升父母的同理心,也可以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这是孩子发展自己心智能力的基石。
5.做一个充满好奇、思想开放、灵活自如的家长。成人总是希望知道所有问题的答案,可以解决所有问题。但是,这是不可能的,同时,孩子其实不需要父母知道所有答案,对于正在的发生的事情感到好奇和疑惑是正常的,教会孩子同样产生好奇与疑惑其实本身就是一种好的养育方法,让孩子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来看待世界,并且对如何行动有多种选择,就可以在生活中做得更好,成为一个更加适应社会的人。
6.调节孩子的状态,涵容孩子的情绪,但同时要把握好边界。这是一件很难的事情,父母帮助孩子容纳自己的冲动和情绪,同时也需要设定明确的,与年龄相符的限制,做好平衡,但我们需要不断学习。
7.教会孩子成为有胜任力和复原力的人。孩子最终会越来越独立。如果孩子可以发展出胜任力和复原力,就可以顺利地渡过他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为了获取这种特质,父母首先要持有一种所有的困难度能被解决和处理的态度,同时让孩子感觉到,即便是强烈的负面情绪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此外,还需要学会制定策略,使得他们变得坚韧并且可以应对挑战、挫折、失望和伤害。
8.保持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孩子当然有缺点和问题,但是当问题困难的一面被缩小,积极的一面被放大,孩子会做得更好。
9.当关系破裂时,父母需要进行修复。所有关系中,愤怒和冲突都是正常。当关系破裂时,孩子会有一种孤独被抛弃的感觉,而这些都超出孩子的应对能力,所有父母要花时间来修复。
10.所有的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需要不时调整养育方式来适应孩子的具体需要。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大脑,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父母们当然会对孩子抱有各种期待,但我们要记住,你需要养育的是所拥有的这个孩子,而不是期待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