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告,我现在脑子是空白的,这是一段漫无目的的流水账,写到我饿了就结束。
我有无数个在昨天给明天制定的计划,我羞愧告诉大家的是,它们很幸运的都成为明天的的计划,这其中关于“文字”的计划是最多的,一个性格内省的人,却很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的源动力还是很足的吗,为什么没有坚持先来,没有方法吗?
好为人师,这是应该是最初的冲动,我喜欢给别人讲解,但是从我自己的学习经历中,我喜欢这种成就感,很少能够体验到吧。这种那种的原因我走到的现在的生活轨道上,也许挣扎过几次(只是也许吧),但是还是没有冲出去过(至少我这样认为)。在不停的折腾中,真是打了这么多年的流水账。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常常挂在五十左右,也许经常三十就结束吧,这种感觉是很痛苦的,一个失败的体验不算是什么,当回首过去全部都是不痛不痒的失败累积,人生备受打击,我自己也很贱,是个悲观主义者,好的东西总是记不住,坏的体验铭刻于心。
暂停一下,容我点支烟整理整理思路......
我刻意翻了翻自己的印象笔记,说道说道工作后这三年折腾的事情吧,远的事情记忆模糊了,大学也没折腾出来什么光鲜的事情。
第一年职场新手期,工作不是太忙,悄悄的喜欢上了园艺,就是种种花,无法说明的喜欢,内心冲动,感觉这是个不错的领域,我开始忙起来了,下班8小时后真是很忙,关注无数的微信号,微博,天天刷小怪物,不错,感觉这是一个让自己的兴奋的巅峰体验,从淘宝上弄来各种工具,轰轰烈烈的开始了,自己动手开始种花,跑了珠三角这个园艺市场。
这个让我喜欢的不想丢弃的名字“植夫”,就是那时候绞尽脑汁想出来的,不错吧,嘿嘿!我以后准备干什么都是“植夫-xxx”。
我去广州报了一个插花班。每周跑过去上课,真的,那段时间我很努力,至少对这件事很关注的,听了两节课,也许是工作突然忙起来了,也许是被毒害自己很久的网络小说耽误了,歇了两周,又歇了两周,突然发现我居然歇了好几周,好几个月,好几......怎么就突然无声无息了那,我很郁闷,因为直到现在我都是很喜欢园艺的。
我的花死光光了,只剩下一盆顽强的(我居然看着它想不起来名字了,TMD)。现在我准备把这些硬件的投入送人了,希望别人能够善待它。
我现在还不想真的总结为什么这段路程是这样的,我想等我5年计划的时候再好好整理这些,现在大家叨唠一下下一阶段的痛苦吧。
我开始炒股了,大师的话总是对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年,我的工资积累到一定数额的(虽然还买不起深圳的一个厕所),开始有其他想法,我没有赶上15年的大牛市,赶上的大牛市后面的熔断,短短几天,我买的基金居然能够赔掉一万多,我心疼了,女票催我买房取出来吧,好吧我取出来了,这真是很难回本了,我开始抱着回本的投机心态开始炒股了。
开始真的应该叫炒股,它是投机的,现在教训的我应该应该进入到韭菜投资了吧,雪球真是适合新手的地方,因为新手炒股每天能够瀑布流一样刷新信息,刷啊刷啊,刷成了一枚韭菜,一万多的坑血淋淋的在哪里,知道今天还没有回本。
看着金融的创业机会发展的红红火火,赶紧训练自己成为一个专家吧,这个世界韭菜太多了,我买了基金考试的书籍(这个兴趣省钱多了,主要投资是看书)。开始了轰轰轰的理财之路,我准备几次要去考试,但是复习计划总是完不成,没有信心,这个领域有点难。
我认为到现在我还没有对它失去兴趣,也许还在坚持吧!
下面是第三年的流水账,能看到这里的读者,我佩服你的坚持,毕竟我是第一次实实在在的码文字,以前都是伪原创。
我被自媒体撩拨起来了,看别人说的那么火热,我准备投入进去,我干什么事情的时候都会从长久经营的事业角度去考虑的,在自媒体选择干什么那,园艺这回事学艺不精,离自己的生活较远,不敢进去,投资,实在是自己还没有闹太明白,也不敢进去,好吧,苦思冥想下我有了。
亲子教育,这个来源自己大学干的事情,大学搞自主创业时我选择的是亲子教育领域(想想羞愧,最后啥也没干成,简直是骗了学校一笔钱,感谢我的武汉大理工),这个自己熟悉。有点心得,了解用户的需求,当时的那点痛苦已经忘的差不多了,可以从新开始。
吼吼,开始了,先注册公众号,发现没有粉丝阅读,尴尬。去今日头条写文章,伪原创,10天后转正了,有了第一笔收入“0.16”,哈哈!现在先开通了今日头条、UC云观、企鹅自媒体,微博,公众号,太多了自己也搞不定。
在这里发现自己不会写豹纹(爆文),不会原创,我一般都是伪原创,把别人的优秀知识包装成快速阅读者的文字,但是推荐量不好,另外发现,自己得原创了,开始纠结原创的问题,就来到简书,不在当一个读者,给自己一个21天日更挑战,不在伪原创,把自己的知识贡献给大家,希望能够带走一片云彩。
时间真是宝贵的,我现在没哟时间去关注我的股票信息了,真的变成一个“长期投资”了。
我关注家庭教育、亲子成长的二三事,分享给大家我积累的那些优秀知识,现在亲子教育类的文章在网上真是满如潮水,随便一个话题都有不错的文章图书,真是知识大爆炸啊!没有修炼成精的父母真是很难去分辨那些是可行的的,那些是不可行的。
按照我的经验,对待孩子教育的知识的评判标准,遵循两个凡是的方针,凡是那些让你读了之后,自己的孩子越想越有问题的,你就唾弃吧,凡是那些你读了之后,能够矫正自己的行为起到在帮助作用的,就认真收藏吧。
还是按照我的经验,基本这些教育方法,90%都是不起作用的,因为大家都是收藏,父母家长很难找到合适的场景去实践,孩子也不会永远定格一个位置,总是各种情况都有,养孩子不像我的兴趣流水账那样,不行就放弃,这是一个长期的活,融入到生活的。
所以,这个日更挑战,我就定位自己如何帮助家长父母去寻找对自己有用的知识,怎么把知识变成可以实操的技能,让知识能够帮助更多的人。
其实,我也有预见,在简书并不是我的目标用户群的集聚地,但是这个地方主要是锻炼自己的文笔的,不再是茶壶里的饺子,有东西倒不出来,我还是不准备原创知识,我自己的专业领域是“设计思维”,往往解决的是“孩子的发展”,我希望定位在解决“孩子的问题”,感兴趣的的可以关注我的流水账。
我不保证我的观点角度都是我自己的研究,我保证这是一个系列,帮助家长去重新认识自己的孩子,对是“重新认识”,这些知识你用心去找比我要找的多多,但是这是我的观点,你找不到的,呵呵!
我看到了,我居然叨唠2500字,该结束了,今天的任务“明确自己的主题”应该完成了,翻了翻这个流水账,真是狗屁啊,还是摘抄大师的有深度,希望大家谅解,这都是自己的烂文笔,没办法!
我现在居然还不饿,写个后记吧,补一下昨天的任务“如何收集灵感”,也是为了凑足3000字,大家往下可以不看了!
收集灵感,去哪收集咱就不谈了,说说自己的怎么收集的,介绍一下自己的几款“神器”。平时遇到和想到的点子,都要随时记录,先在微信上发给自己(你不知道还能发给自己,去试试吧),这样一天就会有很多的点子,这些有用的没用的,到晚上的时候再使用“合并发送”,保存在自己的印象笔记(关注他的公众号就可以微信直接保存),每周找时间去整理下,这就是自己的积累。记录讲究快速完事,要响应微信用完即走的特性,就需要“讯飞输入语音法”,语音转文字,快速记录,文字可以同步自己的 头脑思考。
收集资料,自己是个IT产品设计师的上班族,那些来源生活的场景很少,主要的在晚上收集资料,网上收集用谷歌浏览器+印象笔记“悦读”插件,这样可以随时保存自己的文章,记得在印象笔记中设置一个默认文件夹,先把收集的资料放在这里,每周整理一下,分类,标注、打标签。然后再找一个时间转化成知识积累。
收集不算是知识,只有转化几遍的才算是自己的知识。
到三千流水账了,强制结束。
明天看看我的那篇云彩吧!8:30,不检查,不修改,一路不打断,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