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发现一个孵化项目的体验问题较多,boss问起能不能让UI去走查下,第一时间反驳了,觉得现有的UI受限于经验比较难发现问题。回头细想了下,培训是有必要的,但是比培训落地更快的是交互走查表,于是开始着手梳理通用的交互走查表。
看了下网络上的交互走查体系其实都已经很完善,但是预想在项目中落地有两个问题:
1、理论较多。走查的时候还是比较受限于设计师对交互的认知,不容易实际落地;
2、过于体系化。体系化的思考好处多多,但是过于体系化,实际落地还是会有问题。
个人觉得还是以颗粒度的大小去落地比较容易落地,简单的说就是先从明显的问题入手,一层层的优化,因为实际项目过程中往往交互和视觉的优先级不高(功能优先),往往伴随着多版本进行持续迭代优化。
具体的走查列表如下:
初定走查的几个规则
- 1、先走查核心流程、一级页面,其次再走查次要流程
- 2、先走查基础,再走查异常
- 3、先可用性、再易用性、再情感化。
后续伴随着项目迭代持续优化,找出适合自己团队的走查表。
敬请关注"设计有一思",微信公众号:UXDesign_thinking,不定期会有互联网产品设计的相关文章更新,是作者的实际工作经验,愿与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