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队莫高窟

到了敦煌,听得最多的提问就是“抢到莫高窟的票了吗?的确,莫高窟真是一票难求。从网上订票,能排到1一个月之后,不过,为了满足旺季游客们的需求,有应急票,我们买到的就是应急票,只能参观四个窟。

莫高窟离敦煌城不过十多分钟的车程,到了莫高窟的游客中心,根本看不见窟在那里,一眼望去,是平坦无边的戈壁。我们到时,应急入口处已经排起了回字形的长龙,等我们排过了一个回字,以为快轮到我们了,不想,前面还有几个回字形队伍,而且队伍前行的速度比蚂蚁还慢,听工作人员讲,因为莫高窟一次容纳的游客有限,必须按批次进去,这是我们在敦煌的第一次长时间排队体验。烈日炎炎下,人挨人的等待是非常煎熬的,大约2小时,摆渡车终于我们送到了入口处,从入口处,步行朝前走,地势越来越低,走进才知道,越来这是早期的河床,洞窟就在更早的沿河一边的峭壁上。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窟是96号窟。据说莫高窟共有700多个窟,400多个窟内有塑像或壁画。为了便于管理,把每个窟都编了序号。96号窟,也称9层塔,窟内有敦煌石窟中最大的塑像——弥勒佛像。走进窟内,光线顿时暗了下来,为了对文物的保护,窟内没有照明也不许拍照。如果不是讲解员的介绍,真的很难一下目睹到佛像的整体。大,太大,三十多米高,我们能清晰看清的也只有佛像的脚。仰头细看,仔细端详,才能看见佛像的全貌,及佛像的姿态。佛像是坐着的,安稳静谧,大佛两手放在膝盖上,一只手手心向上,另一只手手掌立起,向外推出。就像是一只手吸取能力,另一只手在释放仁爱一般。

因为第一个窟的佛像大得震撼,来到第二个窟才注意到在窟的内壁上全是壁画。从窟口到窟顶,每一寸都画满了画。因灯光昏暗,时光太久,壁画若隐若现,如果仔细看,在四周的墙壁上的壁画大多是故事类型的,人物众多,场景复杂,每一个画面背后都有一个恢弘的故事。头顶上的穹顶上画着上千个佛像,因距离高,不易触摸,因此保存完好,颜色鲜艳,姿态端庄,因离得远,我们观察不到佛的面部表情及细微姿态。

第三个窟是一个巨大的卧佛,佛身是鲜亮柔和渐变的玫红色。据说是释迦牟尼涅槃的塑像。整个塑像非常安详,轮廓清晰,线条柔美,身体比例匀称。近距离观看,能感受到皮肤的光滑圆润、饱富弹性。在大佛的靠里一侧,站满了僧侣,据说是来和释迦牟尼告别的。有72个,每个人物各具特色,他们表情、神态、站姿、手势、衣着各不相同,其纹理清晰,色彩自然,真是栩栩如生。

第四个窟是一个小型窟。窟内有7尊塑像,跟我们普通人大小,中间端坐着佛像,两边有神态各异、姿态各异守士,有的怒目圆瞪,有的俏皮吐舌,还有的展秀雄肌……他们身材挺拔,衣带简洁个性,面部表情细腻,惟妙惟肖,就像是生活中不可复制的你我。

据说这些窟,大多是唐代开凿的,有的是官家开凿的,也有的是当地的士族开凿的;有的是为讲学开凿的,有的是为修行开凿的,还有的是为供奉开凿的……整个莫高窟的壁画精美、恢弘让人惊叹。在数字展览馆中,我们看见了更多没有进去的石窟,看见了更多震撼的、如故事般的壁画:有贫民百姓的家常故事,有君臣共议国家大事的场景,有歌舞升平的盛大表演,有五湖四海商人赶集贸易的热闹集市,有各路神仙菩萨相聚极乐世界的幻想……就像瞬间穿越时空回到了几千年前,看见了古人真实的生活样貌。这里不仅是美术博物馆,更是历史博物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