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可酿酒,六月可作酱。
儿曹念乃翁,左右日供养。
—— 宋 · 陆游《杂感》
(看看看看~唯酒与酱不可辜负~)
“上回说到”↓↓↓
“古人有多潮”介绍了酱在周朝的起源和发展,
今天让我们看看周朝以后的故事。
“豆酱”
作为肉酱醢(hǎi)的竞争对手,
横空出世,
瞬间成为大家所追捧的新宠儿。
豆豉这个称呼也是这个时期诞生的,
后来成为了
“国民女神”老干妈
里的灵魂要素
相传在楚汉相争期间,
粮食稀缺的楚军为了填饱肚子,
只能将黄豆煮熟并加盐来当菜吃。
后来有一次,
楚军刚煮好黄豆,
汉军就杀来了。
因为没有浪费粮食的余地,
楚军只好把剩下的黄豆用莆包装起来藏在粮草车里。
没想到这一逃就是五六天,
谁也不敢停下来安心吃饭。
当逃离汉军追击之后,
大家才有空把之前煮好的黄豆拿出来,
结果发现黄豆已经长满了白丝,
而且闻着有一股奇怪的味道。
(↓主角登场,也就是我们称呼的豆酱)
那怎么办呢,
扔掉是不可能扔掉的,
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扔掉的,
只能勉强将长了白丝的黄豆加盐吃下去不被饿死。
本来以为会拉肚子甚至中毒,
结果
虽然有部分人不能适应,但是大多数人竟然没事。
不适应的也大都性命无忧。
这时一位重要的人物出现了...
这是项羽专用的军医,姓窦,
他来一看呢,
这盐豆竟然放了五六天都没坏,
吃下去也不出问题,
能否作为新的可保存长久的食物呢?
一番苦心琢磨之后,
他在长满白丝的黄豆里加了生姜和大料,
没想到这一举动竟然让豆子的味道变地更好吃了!
(“吃货的世界你不懂”…自古以来一个样~)
项羽战败之后,
窦军医为了躲避汉军的追捕,
逃到了马陵山北麓一小山村
(今江苏新沂一带)。
可祸不单行啊,
本以为能在小山村里安稳度日,
结果不久后就碰上了天灾,蔬菜减产,
导致乡民们缺乏营养、浮肿、四肢无力。
(▲“条件贫苦,酱起了重要作用”)
虽窦军医不再行医,可毕竟医者仁心,
为了拯救乡邻,将盐豆的制作技术传授给了大家。
没想到吃了一段时间后,
乡民们的身体竟然逐渐恢复了健康,
这太了不得了,大家都十分感激他,
想要询问他的姓名,他也不敢如实相告,
化名“窦德卫”。
他制作的豆子也就逐渐传播开来,
因为好吃有味,人们就把他和他制作的豆子
叫做“豆得味”,
也就没人再记得他原本的姓名了。
豆得味也逐渐演变成了徐州地方的方言,
意思是舒服、得意。
“芜荑盐豉醯酢酱。”
—史游·《急就篇》
“辛用芜荑咸用盐,苦用豆豉酸用醯(xī)酢(cù)”
——这是关于豆酱的最早记录
从古人的记载和注解中可以看出,
那时候豆酱是以大豆和面粉为原料酿造而成。
后来,唐·颜氏笔下的:
“酱,
以豆合面而为之也,以肉曰醢,以骨为肉,酱之为言将也,食之有酱。”
已经是一百三十年以后了。
所以盐豆是豆酱的最早形式。
本期的“原来是酱啊”就介绍到这里啦,我们下期见~
蒲香香“原来是酱”
#第二波#
文章下方有惊喜活动 不要错过呦~
▲拒绝乏味,原来是酱
原价:25.9元/瓶,尝鲜价:16.9元/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