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不断收到移动运营商的流量预警短信,基本上每天有50M的超额流量产生,以我每个月700M的套餐流量自然是到这个月中旬就用完了。照这个速度下去,估计到月底流量超额就得70多块钱了, 没办法,还是乖乖的买个流量包吧。
买完流量包,心里面开始纳闷了,自己的套餐其实已经是升档过了。照现在这速度下去,估计得升个两三挡流量才够用了。难道我就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套餐费一涨再涨直逼150元大关?想想似乎不值。
对,一定是移动的流量计算有问题,我下个流量统计的app试试看。安装好了,嗯,现在可以放心的用流量了,到时候对比一下app的流量统计和移动app的统计就知道结果了。一天下来,手机刷完了,也该是收获的时候了,还是先打开移动app看看今天用了多少流量吧,没错,还是没有任何新意的50M左右。接下来应该是见证奇迹的时候了-迫不及待的打开自己安装的统计流量使用情况的app, 我失望了,这是真的么,没错,还是50M左右,这下我真傻眼了,看来每天真的用了这么多啊,不就是看看微信刷刷微博,偶尔看个新闻啥的嘛,咋就跑了这么多流量。不行,我得想想办法。
既然流量监测app也装了,何不每天都用起来?接下来几天,没看一篇文章或者新闻,我就看看用了多少流量,你还别说,还挺管用,每次看到流量呼呼上升,心里的那根弦就绷紧了,频率低一些,图片视频少一些,经过几天的调整,每天的流量控制在30M以内了,最低的时候甚至只有15M,平均算下来每天的流量使用下降50%多,可以说是成绩斐然了。
诚然,这有一点为了节省而可以省流量的味道,头一天确实各种不习惯,感觉束手束脚的很不自在。但是感觉好处也是很多的。为什么呢?
通过几天的流量控制,我发现自己的手机流量消耗主要集中在过多的图片和视频上面,如果一篇文章图片多的话可以消耗3-4M的流量,这样每天看过十篇左右就消耗了30-40M流量了,再加上QQ、微信、新闻客户端和微博的使用流量很快就到50M了。然而频繁看这些东西给我带来了什么呢?仔细想想无外乎一些光影声色的东西,归结起来大多是感官上的享受,他们的营养价值真的很有限。
而在这段时间省着用流量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首先,少看图片和视频多的东西,这样流量消耗就少多了。没错,图片和视频少了,那意味着文字多了。反观这段时间阅读,更多的时候我在看一篇篇的技术长文,文字很多,却一点也不费流量。其次,思考的时间多了,长文一般内容比较丰富,结构复杂,在阅读的同时更多的需要开动自己的脑筋,这样基本上都是看看停停,有时候还会反复思考作者的意图。每天算下来,阅读的文章篇数少多了,流量当然也就降下来了。由此带来的另外一个好处是文章切换的频率变低了,因为每天阅读的都是不同app里面的长文,平均每篇文章的停留时间显著增加,自然也就没那么多精力去刷那么多文章了。阅读到的东西可能是少了,但是完全没有空虚不够的感觉,相反有时候还觉得相当充实。
所以你看到了,其实真的很简单,就是少看点视频图片啥的。但是你会发现其实不是这么简单的事情,少看点图片视频意味着我们要多看文字了,文字和视频、图片的传递信息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往往觉得图片和视频简单明了,其对接受者的可达性更好。殊不知文字在细节方面的传达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文字并不如图片、视频、声音这些传播方式那么好理解,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发挥自己的思考力,这对提高自我的思考能力是大有裨益的。
由此想到我们生活的这个年代,越来越多的图片和视频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再加上信息大爆炸和工作忙碌,我们何曾有那么多时间抽空去阅读十几二十分钟的文章,上班已经很累了,何必费神在上下班路上再做那么多费脑力的事情。看一部电视剧,听听音乐是多么惬意的事情,似乎我们自己动脑筋的时候越来越少了。
对我个人而言,买了那么多书有多少甚至是没有拆封过的,而对于那些已经阅读过的书籍,书签似乎总是停留在相同的那一页。仔细想想,也是好久没有去认认真真的度过一本书了?为什么,大部分是文字不说,而且还得不断思考领会作者背后的意图,真沉不下心去做这个事情了。
这样的后果是什么呢?我们的思考力正在丧失。更多的时候图片、视频、音频已经给你设计好了。没错,事情就是这个样子的,你不用考虑那么多,我们都替你想好了。对于别人传达出的的观点,我们甚至都来不及思考这样是否合情合理就毫不犹豫的接收了。
然而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是别人的思考并不等于我们自己的思考,在图片和视频中,别人都可以代替你思考。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更多更复杂的问题是需要我们自己处理的,尤其是对于抉择的问题永远只能我们自己那决定,别人的意见最终只能作为参考,说白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只能自己为自己负责,这需要我们个人拥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力,而不是一直被别人牵着走的被动思考能力。
最后总结一句就是:珍惜你的流量,夺回自己的思考力,在没有图片和视频的世界里,我们可以收获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