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上一次提到大问题已经过了将近两个月,这次旧问重提,我将从《刀锋》与《纳齐斯与戈德蒙》这两本书中的内容来谈一谈我所理解的人生的两种状态。
首先一种状态的拥有者我称之为是“超脱的隐士”,“思维的歌者”,对应人物是《刀锋》中的拉里,达里尔,以及《纳齐斯》中的纳齐斯。能够拥有这种状态极为不易,他们摒弃了现实世界有关物质的极大诱惑,能够随心所欲的思考清楚物质的本质,对现实享乐的诱惑充耳不闻,而他们唯一追求的,亦是唯一能让他们感到快乐的,是内心永恒的宁静。
然而他们也并非生来就是这样的隐士,因为要走上这一条路绝不仅仅体会过思维的乐趣就可以,这还需要极其强大而笃定的内心作为其行动的支撑,才可以让他们每一次都成功战胜物欲,恪守本心。
如纳齐斯从小便经受修道院的洗礼,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修道院,教会。而他穷其一生都未尝真正远离这里。这修道院是他的牢笼,也是他心灵的净土,在这里,也只有在这里,他可以安安心心与外界隔绝,修行自己的思想与身体。
又如拉里,他不像纳齐斯一般从小经历圣道的洗礼,而是出生于世俗之家,原本的人生轨迹一眼可以望穿,但在经历战争,死亡,别离与痛苦后,这些经历对他心里产生莫大的冲击,随即产生了一个他寻觅了终生的问题:世界上为什么会存在恶与不幸?正是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让他夜不能寐,他必须,一定要找到答案,这个寻求答案的动力,撑起了他强大的内心,让他对本可以享有的富足生活不屑一顾,甚至连婚姻都置之脑后。
在未踏上这条路的“局外人”而言,这条路当然是苦不堪言的,然而于修行者来说却是寻求内心宁静的必经之路,他们因为看透物质的本质,所以无论对于生活,饮食还是着装都极力从简。
例如戈德蒙在准备离开修道院闯荡的前去探访了闭关了许久的纳齐斯,发现他正眉头紧皱,汗如雨下,仿佛承受着极大的痛苦,而形销骨立,好像换了一个人的样子。戈德蒙无法认同纳齐斯的自我修行,但是却很钦佩与理解。
而拉里在准备动身离开美国前和他的未婚夫伊丽莎白有过一次激烈的谈话,拉里想邀请伊丽莎白和他一同离开纸醉金迷的生活,但她的回答是“ 你 一点不实际。你不懂得你要求我的是什么。我年轻,我要找乐子。我要做别人家 都做的事情。我要参加宴会,参加跳舞会,我要打高尔夫球和骑马。我要穿好衣服。你可懂得 一个女孩子不能穿得跟她 一起的那些人一样好,是什么滋味?”,而拉里回应道:“我真想能够使你懂得,我向你建议的生活要比你 想的任何生活都要充实得多。我真希望能够使你懂得精神的生活多么令人兴奋,经验多么丰富。它是没有止境 的。它是极端幸福的生活。只有 一 件事同它相似那就是,当你 一个人坐着飞机飞到天上越飞越高,越飞越高, 只有无限的空间包围着你,你沉醉在无边无际的空间里。你是那样的欢乐,使你对世界上任何权力和荣誉都视若 敝屣。
最终谈话不欢而散,伊丽莎白也没有嫁给拉里,诚然,拉里很爱伊丽莎白,但是他们两人注定不是一条路上的人。你无法评价这两条路那条好哪条差,每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因此便无分对错。只是,“不幸的是,一个人想要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却免不了要使别人不快乐”,拉里被命运点了命坐上了列车,从此便和伊丽莎白“永别”了。
那么,究竟走上这条路会给人带来什么?
我想只有真正走到这条路的尽头才知道答案,选择这条路从一开始就是自我反思,否定,又重新思考的过程,就仿佛面前有直插云霄的山峰伫立而我毫不畏惧,因为知道答案一定就在顶峰,而我要做的只是一步一步坚定的往上,再往上攀登罢了。
就像拉里走遍各地,遍览群书想要在宗教,思想中找到自己的答案,最终如愿以偿。他在印度山中修行时,坐在晨雾缭绕的山中,觉知到了存在的一切,感受生命的气息混杂着死亡的声音呼啸而来,这让他明悟世界上的善与恶,不幸与幸都是同时对应而存在的,这时他已经登山了那顶峰,而俯瞰万物了。
然而,是不是这条路的终点,和另一条路的终点是相通的呢?是不是思维的尽头,就是去体验,去生活呢?
就像拉里从印度找到答案后,对再重逢的作者说:“我要投生,再投生,我愿接受形形色色的生活,不管他是怎样的忧伤痛苦,我觉得只有生生不息,一个生命接着另一个生命,才能满足我的需求,我的活力,我的好奇心。”他要觉知幸福,痛苦,生活中的万千感受。
就像纳齐斯尽管自己早就把自己高高钉在精神的十字架上,还是看到,发掘了戈德蒙天性中追求生命,追求生活的生命力,尽管与自己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驰,却不加劝阻的鼓励,而他又在看到戈德蒙洋溢着热情自由的雕刻作品中感受到了自己未曾踏足的另一条路给他带来的感动,让他热泪盈眶,不知所言。
是不是这两条路,本就是最终殊途同归的呢?
那么先谈谈这第二种状态,我称之为“生命力”,“本性”,代表人物是游历中的戈德蒙。这种状态类似及时行乐,但又和及时行乐不同。及时行乐仅仅是,在生活允许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欲望和需求。正如《刀锋》中的伊丽莎白,仅仅是追求“做别人家都做的事情”。但是这种生命力勃发的状态,则是把自己一生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在追求欢愉,满足感官和体验上的刺激上,由于欲望被不断满足,因此生命力亦不断焕发,造就了这样的状态。
这条路同样难得,一个人可以很放纵自己的欲望,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绝不会轻易选择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去这样做,所以在他人眼中,走上这条路的人是疯狂的,“被欲望掌控的”,冲动鲁莽的。就像戈德蒙一路漫游,一路体验着性,感官带来的刺激和满足,最终他迷恋上了总督的情妇,竟然为此几次三番流进城堡与她幽会,最终被逮住并判死刑,这样愿意舍弃理性而充分让本性驾驭自己,是极具争议性的行为。
《纳齐斯与戈德蒙》中,对戈德蒙影响最深的,也是出现最多的画面,就是戈德蒙神秘的母亲。戈德蒙自被纳齐斯启蒙开始,母亲的形象就开始在他脑海中挥之不去,母亲的声音成为了他一生行为的指引,黑塞解释这母亲的形象为“始母”,我认为始母即原初的欲望,生命力。戈德蒙在未启蒙前一直遵循父亲的教导,父亲极力打压母亲在他记忆中的形象,并且要求他成为像纳齐斯一样的卫道者,这是隐喻戈德蒙天性中的自由,生命的活力一直在被父亲压抑,所以才会有在他和伙伴们溜出修道院与村里姑娘相见后他心中的“既幸福又羞愧难当”,觉知到幸福,说明与姑娘的相见激发了他心底原初的热情和爱,而他又想到来自父亲给予的压抑,便产生了罪恶感。
在和纳齐斯长谈后,纳齐斯告诉他“你酣睡在母怀,我清醒于荒野”,唤起了他心中始母的形象,他觉知到了生命力的召唤,这便是简单的启蒙了,而后他终于明白,自己不必成为和纳齐斯一样的人,因为他们天性本就大相径庭,他需要的仅仅是遵循始母的呼唤,让他勃发的生命力得以宣泄,这样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戈德蒙”。
可以说正是因为始母形象由被压抑到被唤醒,充分点燃了他对生命的热情与爱,才会让他始终循着始母的声音,也就是付出一切去追寻生命力带给他的欢愉,带给他属于自己的答案。
然而我认为,仅仅把这条路归为“追求欢愉,享受快乐”是不全面的,正如戈德蒙最终雕刻出的他心目中的始母的形象,正是由于结合了死亡与爱欲的表现,才充满着神韵,黑塞关于始母是这样说的:死亡与爱欲本为一体。生命 之母既是爱,是情欲,又何尝不是坟,不是朽烂。生命之母便是夏娃,她是欢乐之泉,她是死亡之源;她永恒地 孕育,她永恒地屠戮;她的爱即是无情。
永恒的孕育,永恒的屠戮。
这条路是生活,是体验,是觉知的一条路,那么就一定会有欢乐与痛苦相伴,生与死相伴,这样方才能体会到完整的生命的意义,任何谈论生命意义的言论,如果不谈死亡,我想都是不负责任的。对于戈德蒙游历间遇见的死亡,书中有这样的描述:他于死神的领地上游走,又好奇,又阴郁,凄壮的死亡景象令他深感迷茫,这宏大的收割之秋充满了他的灵魂,死神的镰刀起起落落,宛如歌谣,沉甸甸地回荡在他心中。生命是美妙的,而死亡亦是绚丽的。
那么既然这条路是觉知的路,回到刚才的问题,是否这两条路的终点是殊途同归的呢?
我认为,是的。两条路的终点都是找寻生命的意义,然而第一条路走了思维的大道,通过不断地思索,不断地寻找心中的答案,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最后达成目的。而第二条路走了体验的小径,去感受,去觉知,在感官中找到快乐,体验痛苦,在这二者之间明悟。值得一提的是,这两条路看起来截然不同,但必定是相互交融的。
就像没有戈德蒙,纳齐斯会永远离自己的答案差一步,正是因为戈德蒙带来了鲜活的生命力,热情澎湃的动力,以及二人矢志不渝的爱情,才让他明白通往认识的道路绝非精神一种,而精神这条路也不往往是最好的那一条。
没有纳齐斯,戈德蒙永远会存在生命力被压抑的痛苦当中,一生都找不到自己的方向,而在遇见死亡,直面死神后没有自我深入的反思,又怎么会将死亡接纳入始母的形象当中,又何谈创作出自己的始母雕像?
就像拉里却正是在周游世界,四处寻觅答案的不断思索中,最终找到自己“去投生,去生活”的答案。
所以我想,这两条路不是两条互不交错的轨迹,相反,它们相互弥补,交相辉映,缺少任何一条路,一个人都无法真正得到自己寻觅的东西。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选择,路怎么走还是要看自己。
笛卡尔先生的“我思故我在”,我想倒很切合当下自己的心境。当我们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时候,我们存在的意义也便初步显露了,但这就好像海中的冰山,越深,越会让人感到不寒而栗,思维恐怕就是深渊,下去便没了头。可是像在海中自由下坠一样,一开始是寒冷,黑暗,迷茫,而又不能发出声音呼救,可是当你沉到不能再沉的海底,反倒会感觉到温暖,这时你环顾四周看看,兴许会发现宫殿或是宝藏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