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一口气就可以读完的书,书里收录了作为父亲写给两位女儿的40封信。分别从人生哲学、洞察世界、对待金钱、人际关系、有效学习、做人做事,六个篇章梳理了女儿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作者更是以从长辈、朋友、老师等多个身份为她们解答了不同阶段的人生难题。
------
早前我在读《曾国藩家书》的时候硬是没读下去,一是自己古文学的比较糟糕,另一个就是毕竟时代的距离太遥远了,要我们去体会那个年代的思维和思辨,不是一下子就能想明白的事儿。而这本书的好处在于,每一封信都好像是真的写给你一样,就像是我们的父亲,他的语言、关怀、建议、担忧,我们只要读一读,就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也正因为如此,我读完后的触动和理解也会更深刻,因为这些话就像是自己的父母亲口嘱咐得一样。
我在想,如果早二十年,在我初高中阶段就能读到这些文字,或者哪怕再晚一点,读大学的时候如果能有幸读到这些文字,我的人生也一定会和现在非常不一样吧。
我会知道,格局和见识将决定一个人能走多远。
我会知道,好运气背后是三倍的努力和坚持。
我会知道,耐心有多重要,好的坏的,都可以交给时间去处理。
我会知道,小钱不能省,要先学会赚钱再花钱。
我会知道,面对友情不要害怕吃亏,斤斤计较只会失去更多。
我会知道,要第一时间拒绝自己做不到的事,帮不了的忙,这才是对别人负责。
… …
我们会知道很多很多,我们后来绕很多弯才弄明白的简单道理。
------
其实这些道理如果早一点有人告诉我们,并不能让我们的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至少在我们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多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多一种看待问题的角度,会更容易从长远的角度,看待眼前的得失。我想,这对于任何一个渴望变好的人来说,都是难得的财富。
让我感动的是,每一封信中,父亲的落款,几乎全都是:祝健康、祝顺利、祝愉快,对女儿们,他很少有具体的要求,这才是天下父母心啊。
------
最后再来聊一聊自己的感悟:
其实这个年代,已经很少有父母会通过书信的方式与自己的孩子谈心了。这种看似老套古板的交流方式,其实是我一直都比较向往的。
这些年我一直都有定时“记录”的习惯,无论是好好还未出生时就开始为他写的日记,还是从结婚至今我和好好爸爸每年定期写给对方的书信。至少对我而言,这是一种可以抵得过时间考验的交流方式。早在我念大学的时候,就会偶尔给爸爸或爷爷写信,我一直觉得写信是一种非常庄重的仪式,尤其是要写给对自己而言非常重要的人,所以每次提笔都会格外用心。
虽然这本书是别人的父亲写的,但字里行间却总能隐约感觉到我们父亲的影子,我相信天底下绝大多数的父亲也都能留给儿女们这样特殊的情感和记忆。尤其在面对困难、遇到抉择、遭受挑战时,父亲一定我们心中最伟岸的靠山。
相比这位能言善道的作者父亲,大多数的中国父亲都是沉默寡言的,甚至是羞于表达、怯于表达的,但这决不会低估他们对我们一生的影响。
大多数的父亲缩影,更像是田埂上犁地的老黄牛,默默无语、艰难蹒行,它甚至都不会刻意回头看你一眼,更不会让自己艰难的身躯成为你的阻碍。他在前面走着,你在后面跟着,你每一个小小的脚印都稳稳地落在他的大脚掌里。
其实父亲的伟大不就是如此吗?也许是他没有能力、没有条件,也许是他不够资格、不够强大,所以他不敢为你指出所谓“正确”的人生路,但却默默将所有污垢与肮脏都挡在了自己身后。到头来,也不过是轻轻嘱咐你一句:做个好人。
这就是父亲,用自己艰难的一生,换你好人一生平安。
摘抄语录
1、在子女面前,榜样的力量远远大于说教。
2、做事情不怕慢,就怕停。
3、我希望你能从大处着眼,在境界上超过同龄人,而不仅仅是技能比他们高。
4、格局的大小决定了成就的顶点。
5、自己有教养,对他人友善,对世界有爱心。
6、对于穷人和弱者,有时候你越保护,越照顾,反而会给他们贴上弱势的标签,把他们禁锢在原来的社会地位上。
7、不能指望别人给你留情面,只有自己把事情做好,才是为自己保留情面唯yi可行的方法。
8、巴菲特说,钱是为了让你做想做的事,而不是为了让你无所事事。
9、走出坏运气的关键是耐心,让时间成为我们的朋友。
10、你周围有什么样的人,决定了你的运气。
11、钱这个东西,从本质上讲,是物质的媒介,而不是物质本身。
12、人们通常对科学的一个误解就是把它等同于正确,把正确等同于有用。
13、善意未必会得到好结果。
14、每一个被尊重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智慧,这些智慧,就写在他们相应的经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