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实在论和教育
实在论核心思想:“什么可以被称作独立的真理或命题?”本体、知识和价值存在是独立于人的心灵之外的。
一、古典的传统实在论。亚里士多德:(1)理念(或形式)可以脱离质料而存在,没有质料能够脱离形式而存在。(2)每一个事物都有普遍性和特殊性。(3)与事物有关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事物的目的。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目的或功用。人是唯一被赋予思考能力的动物。(4)亚创造的逻辑方法是演绎推理的“三段论”:主要前提、次要前提和结论三部分组成。(5)善良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发展来自于适当的良好教育,教育是发展能力的需要。接受和遵从是亚里士多德教育思想的核心。
二、宗教上的实践论。托马斯.阿奎那:著作《神学大全》。(1)上帝可以无中生有,上帝是“”不动的动者“,它可以给世界以目的和意义。在上帝那里所有的真理都是永恒的。真理从上帝那里传到人那里是通过神圣的启示,上帝赋予人以寻找真理的理智能力。哲学是“神学的女仆”。(2)著作《论教师》:在最终意义上,只有上帝能够被叫做教师。只有上帝能直接触到内在---灵魂。所有的教师能做的是努力通过标记、符号和鼓励的方法来激发和指引学习者。教育的首要媒介是家庭和教堂,而国家或有组织的社会团体则屈居第三。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个教师,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是母亲的义务。
三、现代实在论的发展。(一)弗朗西斯·培根:著作《新工具》。(1)科学必须始于调查,而且必须形成可以信赖的调查方式。(2)“知识就是力量”,相信通过积累知识,我们可以高效率地解决时时刻刻围绕我们生活的问题和压力。(3)培根创立了归纳法。提倡人们应该重新审查所有先验的知识,发现其中蕴涵着科学的或归纳法无法揭露的许多错误。(二)约翰·洛克:(1)研究人类知识的范围和确定性。所有的思想是通过感觉和反映从经验中获得的。(2)关注思想和知识是如何获得的。外在客观存在的事物可以被分为两种不同的性质类型:首要性质被称为客观的(附着或直接与物体有关);次要性质被称为主观的(有赖于人们对它们的经验)。(3)著作《教育漫话》,关于操行、懒情、报酬和惩罚的实践的思想。
四、当代实在论。当代实在论一直围绕科学的兴趣点和哲学本质中的科学问题发展。(一)怀特海:通过数学来探索哲学。坚持现实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遭遇真实的实体或机遇、领悟和联结。怀特海的教育观:学习的重要内容就是理念。提倡教育与生活理念有关,但理念与学习者的经验联系在一起,理念是有用的,而且能够被清淅地阐明。反对没有活力的理念,拒绝简单的因循守旧。(二)伯特兰·罗素:哲学的角色就是分析和综合。哲学主要是分析和批判过去知识体系中的逻辑缪见和错误,从而综合和建构一些未被科学确定的关于宇宙自然的假定。哲学主要应该是分析的,它应以科学为基础,因为只有科学才能有真正的知识主张。罗素认为:教育能够带来更加美好的世界。如果人们运用现有的知识,使用验证过的方法,那么,他们就可以通过教育根除贫困这样的问题。(三)希拉里·普特南:一个“客体”是真实存在的而不是语言(或思想)创造出来的,但可以被语言描述。(四)约翰R塞尔:把世界的特征分为原初事实和社会事实。社会物品由原初物质制成的,它在使用中被消耗;社会制度等社会事实会因为使用而更新,不会因为使用而消耗。学校也一样,因为它的重要地位不在于其硬件设施,在于它有更高价值的社会制度。社会现实的构成要素是语言。语言是说明我们如何通过象征和表现来组成现实的。制度是由语言构成的,只能通过语言表述才能存在。
五、作为教育哲学的实在论。(一)教育目的:教育是道德的提高和性格的形成。教育是一种发展理性能力,是受教育者达到高水平的过程,从而过上美好的生活。(二)教育方法:接触事实,采用有效、有组织、有系统的教导或其他直接的手段,让学生掌握丰富的有关外在世界的知识,达到自我实现的目标。(三)课程:倾向于智力和体力,强调与外在客观世界的密切联系,并且从一开始就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系统性。(四)教师角色:教育是一种教给人们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方法。要让学生学会作为社会成员所必须知道的生存技能。教师应当有系统、有组织地出示材料,指导学生可以利用确定的准则对艺术、经济、政治和科学作出判断。
2017.9.26华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