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之第一章“走进孩子的心灵”——理解孩子的途径/不要以“建立良好习惯”为名,毁掉孩子最宝贵的东西/不懂孩子,爱也是伤害/为什么有的孩子 逃避,没有责任感/孩子也“要面子”/不怕孩子犯错/有的孩子为什么坐不住/让孩子做“不听话”的小朋友
今日完成8小节,第一章的内容,完成情况:37/304页
今天读的几个小节,每一个小节的内容都可以说是一个专题,内容案例较多,总结下来就是一下几点:
一、不要拒绝或者害怕孩子哭
孩子有哭的权利,孩子不高兴了,不开心了,可能不会说,不会写,也不会画,只能用哭来表达 他的情绪,做父母的经常的口头禅是:“别哭了,这么点小事还要哭。”,这个是错误的,需要大人做的是主动引导,理解孩子情绪出现的原因,与孩子产生共鸣,首先给予心理上的关怀, 了解孩子情绪的真正原因,孩子自然是不会再哭了;如果孩子是故意耍赖式的哭 ,在你确认清楚确定是在以哭作“要挟”的前提下,你可以不用管他,让他自己冷静;
二、不要威胁孩子,不懂孩子,也是一种伤害
孩子到别人家玩,父母威胁孩子回家;孩子想出去玩,父母威胁孩子外面有坏人;孩子想学着坐扶手电梯,父母威胁会夹到手脚;孩子想与父母亲近,父母却想安静看会报纸, 孩子过分兴奋,父母认为孩子是在调皮捣蛋等等这些,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太平常不过了。父母教育、老人教育很多就是不准这样...否则...,常用的口头禅式的威胁,不认真听取孩子的心声,在孩子眼里就会让他越来越缺乏自信,也会越来越胆小,不敢自己做主去玩、自己做主交朋友,唯唯喏喏,讨好,看眼色;无论我们提供多么优越的物质条件,这些对孩子而言都不是爱,而是伤害。
三、孩子没有责任感、犯错不跟大人讲,是什么原因
孩子碰了头,家长要打玩具或墙,有些老人恨不得把地板多踩几遍,让孩子知道已经为他出口气了,是地板的错,是玩具的错。这不光是老人也是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孩子从大人行为中学会的不是家长已经为他“报仇”了,是直接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学会消极逃避,最终表现为遇到问题不会主动积极想办法解决,推卸给他人!这种推卸式的教育,会让孩子身心受到很严重的负面影响。理性的家长应该做的是先安抚情绪,平静后再积极主动与孩子一起耐心寻找办法如何避免再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四、保护孩子的专注行为,不随意打断孩子
很多家长都有这种问题:“为什么我们家的孩子这么好动、坐不住、做事三分钟热度都没有。”首要原因是孩子的专注度不够,孩子经常容易被随意打断。比如孩子正在堆积木,奶奶说等下再玩,过来洗手,爸爸说等下再玩,快点来吃饭,孩子的热情好奇被打断,他会情愿过来吃饭吗?长此以往,孩子还能专心持久做一件事吗?专注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专注力越持久越好,不随意打断孩子,是对孩子的行为尊重与理解。
五、听话的孩子就是好孩子吗?
在家里,父母经常在孩子面前或亲朋好友面前说,谁家的孩子怎么怎么听话,谁家的怎么怎么不听话;在幼儿园,父母见到老师的第一句,总是:“老师,今天**听话了吗?”;家里来了客人,父母总是让孩子当面叫人,一显礼貌,二显教育好,当面叫人的孩子就是听话的好孩子。
听话,一直以来就被贴上了乖孩子的标签,但听话的孩子真的就是好孩子吗?不听话的孩子都是坏孩子吗?听话就意味着无条件服从、不发出不同的声音,不能有不合规矩的行为,要乖,要让家长省心,这类的孩子不能掌管自己的情绪,不能自主表现、只会盲从,胆小,谨小慎微,这类的孩子更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看法。过于听话的孩子心理是不健康的,长期压抑的会导致人格的缺陷。有的时候,你会发现,越是听话的孩子越是让人心疼,因为天知道,这对他长大会有什么影响!
书中精句分享:
父母不要在人 前教训小孩,哪怕孩子当众犯错,因为当众教育孩子是对孩子的一种羞辱。有的家长则口无遮拦,有孩子面前随便说孩子这不行、那不行,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是父母生的,但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不能随意打骂、支配,获得尊重是孩子的基本权利。
孩子应该获得成人的尊重,一个高自尊的孩子才会自爱、自信,而一个低自尊的孩子会认为自己不好,怀疑自己,丧失自人。而且,尊重是互相的,如果我们不尊重孩子,那么我们也无法获得孩子的尊重。作为父母,不要小看孩子的“面子”,你今天不给孩子“面子”,明天孩子就不会给你“面子”。
反思: 以上几点,自己平常也没做到,包括爸爸、奶奶,虽然不知道怎么科学的带孩子,想让她自由长大,但跟大部分家庭一样,因为工作,很多时候,忽略了孩子的本质,只看到孩子情绪的表象,也没有足够的耐心认真的观察她的需求,她本质的想法及原因。很多时候,孩子是无辜的,她的想法可能就是简单的想尝试而已!而父母要做的,应该是更多一点陪伴、包容及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