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飞机已经成为了影响全球社会的重要科技产品。它改变了人们与世界的距离,改变了西方技术和文化扩散的速度,改变了时间的概念,也飞速消耗着地球的宝贵资源。即便如此,人们还是在追求以更快的速度让飞机落地后又重返空中。越来越多的地方,因为飞机的抵达迎来了大批游客。不仅改变了当地的风俗和景象,也使西方的生活水平和个人可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飞机的确成为了17世纪以来最高效的运输工具。
16世纪荷兰人逐渐垄断了波罗的海贸易,随着欧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对木材需求的旺盛,大片森林遭到砍伐,消失无存,到了16世纪末政府不得不立法,减缓森林消失的速度。法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等国家因为担心自己领土内的树木日益减少,开始把目光投向了波罗的海沿岸的国家,寻找新的木材来源。当时造船业是木材最大的买家,商船,战舰都需要木头打造,而荷兰人几乎垄断了木材贸易,成为了欧洲最富裕的国家。
在这波贸易热潮中,福禄特帆船被发明。荷兰人独辟蹊径,这种帆船的船身极为细长,船的长宽比例高达了6:1,几乎是普通帆船的两倍,甲板空旷,船尾处有一座小小的尝试,剩下来大部分空间都是用来装货船体几乎完全是平的正,是因为内部的空间大而方正,所以就方便运载货物。加上船帆的改进,减少了船员的数量。凭借着这种与主流趋势不同的帆船赢得了巨大的利益空间。
与此同时英吉利海峡的另一边英国的殖民地逐渐有了收益,到了17世纪中期,来自烟草和糖的丰厚回报让英国也成为了水手之国。当时英国有550万人,而常年漂泊在海上的就有5万人之多,还有大批的资金投入其中,殖民地不仅消化了英国的产品和货物,还提供了廉价的劳动力。海上贸易的发展成为了冒险家趋之若鹜的生财之道。为了有更多的资金可以投入。欧洲出现了土地登记制度,人们可以用地产做抵押借到一大笔钱,然后将其投到远东贸易中。
不过海上商船常常需要长达一年的时间才有消息,所以航行时间和风险是成正比的。万一船沉没投资者就将血本无归。当时咖啡馆是人们重要的金融交易据点,在这里借债,放贷,投资,或者干脆把钱花掉都行。咖啡馆里什么人都有,什么东西都能够买到,商人,艺术家,大学教员,船员贵族集聚于此。1688年爱德华劳埃德开了一家咖啡馆,并在里面同时经营保险买卖。他在店里雇了人定时宣读航运新闻,并且在1700年出版了一封船舶名录,收录了船舶的名称,船长的姓名,出发地,目的地,生产厂家,船上设备评级等信息,帮助投资者更好的作出选择。1694年成立的英格兰银行前生正是在伦敦凯迪顿大街码头酒馆成立的一家管理信用证的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