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发生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到学校后,发现校门口竟然多了一位门神,打听下才知道这是我校学生的奶奶,站在门口竟然是为了抓另一个学生,而那个被抓的学生做了件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呢?他用六元钱的价格买了她孙女的两箱小面包。
故事的完整版来了。我们学校有一部分学生是体育生,他们上完文化课后,还要去训练房进行体育专项训练。体育局考虑到这些孩子的营养,就会定期给他们发一些牛奶或是其他食品。那天训练房里小朋友们拿到了两箱小面包,市场价可能是每箱二十元左右。小朋友们的口味各不相同,有的喜欢这种小面包,有的不喜欢。这位奶奶的小孙女,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就属于不喜欢的。刚好另外一个孩子喜欢,于是他们商定以3元一箱的价格把小面包进行交易。买这个小面包的小朋友还给了小孙女半箱小面包,说是给她尝尝味道。小孙女欢天喜地地回家了,到家炫耀了自己买卖小面包的故事,也给父母和奶奶分享了她还剩下的十几个小面包。大人马上意识到了这是项多么不划算的交易,开始责骂这个孩子,最后他们一致的结论是自己的孩子肯定是被另一个孩子威胁的,才会以这么不划算的价格把小面包卖了,她叮嘱自己的孙女第二天到学校后一定要把那个小朋友揪到门口来。于是就出现了第二天,门神在门口的画面。当然,这个小姑娘第二天没有勇气把另一个孩子带出来,奶奶等了一会儿只能给班主任打了个电话,骂骂咧咧地走了。
我不知道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但一定会觉得怪怪的。但哪里怪怪的呢?如果你是小孙女的家长你又会怎么做呢?我跟身边的一些朋友交流过这件事,他们都觉得这个价格太不合理了,小孩做的事情有点荒唐,但他们最多教育下自家孩子,应该不会到校门口去抓另一个孩子这么夸张。
但我认为,这实在是一次太便宜的教育契机了,这件事情真是发生的好,可遇而不可求啊。
我们先来看一下这次教育的经济成本,就算小面包价格为20元一箱,一共40元。买面包的小孩拿走一箱半,那就是30元减去6元,也就是亏了24元。但是注意了,如果说这个孩子没有卖掉小面包,那这40元是可以变现的吗?当然不能。所以这次事件的经济成本就不能这么算,但是最多经济成本就24元。
对比来看,这次教育契机里面包含些什么内容呢?
第一,孩子有了交易的意识。面包是自己不爱吃的,所以可以拿他换钱。换的钱也许就可以拿去买自己爱吃的东西了。虽然说6元真的很少,但是我们不能以大人的角度来看啊,在一个三年级的学生眼里,六块钱可是很大一笔钱呢。至少买好多根棒棒糖了吧。
第二,可以引导孩子明白供需决定物品价格这样高级的概念。如果在什么事情都没发生的前提下,你很难给这么小的孩子讲清楚这些概念,但是这次的机会实在是太好了。她在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的买卖经历时,你可以问问她,有没有别人愿意出钱买你的小面包,如果有人愿意,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不同的事情发生吗?你可以问问她这3元的价格是怎么定下来的呢?我相信这种有她自己亲身参与的教育是印象深刻的,而且能帮助她在下次遇到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更好地应对,或者退一步说,她可能下一次还是会去尝试的。
第三,是教会她自己为自己负责任。这个面包是她自己挣来的,她愿意怎么处置自己挣来的东西应该只和她有关。作为家长,谁又希望自己的孩子就是个甩手掌柜呢?觉得什么事情都和自己无关,只要扔给家长,他们自然会处置的。这个孩子很有主人翁意识,很有自己的主意,敢于自己做决定,真的是非常棒!
另外,对另一个买面包的孩子来说,这同样也是个很棒的教育契机,这两个孩子都应该被好好地表扬并加以引导。
可惜,这次教育契机在双方的协作下,以完全没有利用好,并且产生了负向作用而告终。这个小女孩被打击地,下次可能不再敢为自己做决定,不再敢从事经济类行为。而那个买面包的小孩估计也回家炫耀这件事了,但是不知道是家长还是班主任觉得这事不对头,第二天是拎着一箱半小面包跑来学校,两个小朋友的交易就在大家的干预下被取消了。他们从这件事情中学习到的估计就是,我们自己做的决定是无足轻重的。这是多么可悲呢?
我觉得可以从其中反思一下,你愿意花这24元,来换取那么有价值的教育吗?有没有曾经被你错失的良好教育契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