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9

大四学生撑起家庭重负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蜗居在40多平方米的出租屋,但心里特别踏实。生活是艰苦了一些,但能够边上学边照顾父母,我感到很快乐。”李东明开心地说。

扬州大学学生李东明,父亲残疾,母亲患有精神疾病,从大一开始,他一边学习,一边打工维持家里的开销。在大四这一年,原本照顾父母的姑姑去世,李东明决定把父母接来自己照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平均每天打工6小时,每月打工时间超160个小时,每周有一天时间休息,这是李东明的日常作息。每月3000元的工资,留下1000元生活费,剩下的寄回给吉林老家的父母。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些年间,学校与社会各界一直在帮助着李东明,面对人们的帮助,李东明说:“虽然我命途多舛,但生活的苦难压不垮我,因为有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关爱和帮助。真的非常感谢,以后一定要学好本领,回报社会,在我有能力的情况下,也去帮助他人,让爱传递。”

大三学生设计残奥会吉祥物

图片发自简书App

姜宇帆是吉林艺术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参加了冬季残奥会吉祥物设计选拔,她的设计在一众专业设计师的稿件中脱颖而出,被选中为吉祥物,引得人们一阵赞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在交稿的前三天,她设计的麋鹿被老师退稿。她回家后看到东北老家灯笼上“雪打灯”的场景获得灵感。在设计中以灯笼为主体,融合京鸽、天坛、长城的纹样设计出的吉祥物“雪容融”最终获选2022年北京冬季残奥会吉祥物。


大二学生种植杂交水稻


图片发自简书App


昨天一个名为#大二男生杂交水稻成功#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榜第二名。

今年4月,四川农业大学大二学生刘淏林和同学参加学院组织的“杂交稻种植与全生育期管护技能大赛”。在老师的指导下,历时5个月,成功种出杂交水稻,收获产量达74.964克。

图片发自简书App

暑假期间,正值水稻种植拔节孕穗的关键时期,没人看管这些水稻就废了,刘淏林主动申请暑假留校照看水稻,并帮忙另外7组同学一并照料他们的水稻。

“打药前我担心虫害,打完药后我开始担心药害,平时吃饭、睡觉、喝水我都在想着这个水稻,为了种好它我都瘦了!”刘淏林笑着说。”

被标签化的大学生

大学生现今已经成为一个代名词。谈及大学生,大部分标签是“校园贷”、“沉迷网络”、“混日子”等负面的词条。当少数现象被迫站上大众关注的高地。大学生,似乎成为被妖魔化的群体,深处舆论漩涡的我们选择沉默,或以此自嘲。

微博搜索大学生,会出现这样一些内容: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生活里,一些大学生的负面认识有些偏颇。奋斗的大学生并不占少数,无论是闲暇就泡在图书馆学习的同学,还是不停考证自我升级的同学,抑或是不断精进自己技能的同学,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小小的努力着。

经常可以看到不少学生们感叹:为了做项目,头发又掉了不少;课题面前,一天只吃一餐饭也是小场面;搞实验一天又一天,保温杯里多了红枣枸杞水。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善于为自己发声的大学生,其实并不是垮掉的一代;沉默的我们,也并不是无为的我们。我们一直在奋斗的路上,用自己的方式摸索前行。人们常说,奋斗是青春最好的底色,奋斗的路上,我们正当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