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数据驱动,有很多运营新手可能就说了,我明明有关注数据啊,我每天都观察用户量的,怎么还是不行?做互联网产品,对于数据而言,用户量固然重要,但却不是判断产品好坏最重要的数据指标。用户量是基础,但是影响用户量的数据维度却有很多,下面将以构建一款面向全球的新闻资讯APP为例,罗列了一些重要数据维度,了解下面的数据,可以帮助制定运营策略~
一、用户数量诚可贵,“高质量”价更高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红利逐渐消退的大潮下,无形之中高质量用户就成为了企业争夺的重心。所以在实际的APP运营中,我们不仅会看用户量,还会强调用户质量。
1. 用户年龄地域分布
如果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APP,往往我们会希望与现有的产品形成互补。所以通常还需要关注新推出的APP是否接触到了原有APP的差异用户群体,而不是和原来的产品争夺用户。比如,一个媒体机构新打造一款新的APP,定位的目标用户群体是年轻的外国用户,而不是该媒体结构现有的主流用户群体(国内用户或者国外中年用户)。所以在对用户分析时不仅是用户量,我们会非常关注用户全体的年龄层次、语言、全球地域分布,并及时调整运营手段和方法,以获取目标用户群体的青睐。
2. 具备影响力的高质量用户数量
如果一款APP能获得某个关键人物的推荐,将会十分有利APP的推广和提升。比如一个专注在国外传播中国声音的APP,如果该APP可以成为具有影响力人物的获取中国信息的渠道,并转载相关信息和文章,将会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由于现可通过第三方社交媒体登录APP,我们可以更有利的拿到用户在社媒上的粉丝数和影响力等,从而帮助我们定位该用户是否为传播路径上的关键用户,并针对这些用户进行有效的运营。
3. 是否有死忠粉
就像一个idle,表面人气很高,但是全是路人粉,死忠粉很少,愿意花钱的粉丝很少,那我们就会说她的粉丝质量并不高。类比到资讯类APP,我们需要持续浏览并愿意评论转发的用户,这类用户更愿意将内容传播出去,对整体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做APP运营时,我们需要将用户进行分级与分析,如不活跃用户、新增用户、普通用户、活跃用户和忠诚用户,APP用户的后两者比例越高可能价值越高。
现在有些产品的月活日活计算是非常不科学的,例如把点开客户端即算作一个日活,其实用户可能是误点击。真正的活跃用户,应该是围绕产品战略、用户有效的参与了产品使用的用户。下面有几种相对科学的关于活跃用户的定义的方案:
a) 根据产品类型定义活跃用户的行为。比如资讯类APP,用户看了某条新闻算是活跃,或者进行了新闻评论和分享,才算是活跃。又比如购物网站,则可以把活跃用户定义的更为严格一点,比如购买、收藏或者加入购物车才算。
b)有些产品可以用停留时间来定义,例如现YouTube,我们可以用用户在APP内停留的时间来计算。也可以统计所有用户的在线时间,从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时长来定义活跃用户,比如中位数。
c)第三方行为。比如使用Facebook登录了其它平台账号,及时一天用户没打开过Facebook,也可算是一个活跃用户。
二、关注用户行为
网站或APP产品建立的初期,流量指标很关键,但是它不仅仅是UV\PV、停留时间之类的增长,更重要的是,流量来源于何处,流量到来之后浏览了哪些页面,做了什么操作,在哪里蹦失。这些用户行为将会帮助我们不断改进我们的运营内容和方式。
1.用户入口分析
在渠道运营时,我们要注意了解当前APP启动的入口来自哪里(社交媒体分享/主动打开APP/消息推送),充分了解哪个渠道较弱,哪个渠道较强,哪个渠道能够获得有效的目标用户,从而对渠道策略和广告投放做出相应的调整。出海媒体要根据自身产品目标用户画像,选择用户画像相近的社交媒体重点运营,包括年龄、性别、分布的国家等。
2. 推送消息点击率
APP推送消息的被点击率和点击进去的停留时间,判断推送消息是否有效或者对用户造成了反感,甚至可以关联每条消息推送后,用户是打开APP还是卸载。比如资讯类APP推送的消息,推送的某类新闻是否被用户点击,其实我们可以通过该用户的行为,用于该用户的兴趣模型构建,对于构建智能推送具有重要意义。
3.用户跳出应用的触发点
记录用户关闭应用的跳出口,从而分析用户跳出应用的原因。对于资讯类的APP,将有助于分析用户不感兴趣的内容,做出合理的推荐和后续内容的改进。
4. 时间和点击率分析
在针对某一地区的进行APP的发布内容时,往往大多数内容会集中在某一个时间上线,比如早高峰、晚高峰。这些时间段发布的内容,最容易被用户阅读,那就是最优的发布时间。对于一款面向全球的应用,我们需要构建发布评估模型,分析发布时间、地区、内容和点击率的关系,可以帮助针对全球客户选择最合适的发布好信息推送和内容发布时间。
5. 用户地区与行为分析
在一款针对全球运营的APP,我们在收集和分析数据时应注意地区和时区的换算,通过数据分析找出真正薄弱的地区、环节和内容,然后制定针对动当地用户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到本地化中,让APP应用留存率更高。
6. 功能使用率
运营和数据分析师也应该关注产品上的重要功能。如APP最新上线一个新功能,我们需要关注该新功能的使用率。又譬如用户浏览了一篇文章,那么浏览中有多少用户评论了,有多少用户点赞了,便能用点赞率和评论率这两个指标,然后看不同文章点赞率和评论率有没有差异,点赞率和评论率对内容运营有没有帮助,这些都属于功能使用率。
7. 使用时长
用户访问时长是一次会话持续的时间。资讯类APP虽比不上社交类的应用,但如果部分用户访问时长只有几十秒,那么最好分析一下原因。
8. 用户流失量和流失率
不仅关注用户的增长,还关注用户的流失的情况。流失率在一定程度能预测产品的发展,如果产品某阶段有用户10万,月流失率为20%,简单推测,5个月后产品将失去所有的用户。这个模型虽然简陋,用户回流和新增等都没有考虑,但是它确实反应了产品未来的生命周期不容乐观。
众所周知,数据的价值在于对数据分析后的结论。所以在做APP运营时,我们不仅会关注用户量,还会观察很多其它指标。只有不断了解APP有用的运营指标,才能真正获取目标客户,让用户不断回头的APP才是真正提供价值的APP。
我们天然认为好的产品和内容,就可以获得全球化的关注。但其实媒体要获得海外影响力是一个系统工程,只有在团队、流量经营、内容经营、本地化四方面都做好准备的团队才能成为这个全球某个资讯领域获得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