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就像蠢蠢欲动的一江春水,表面看似平静,其实暗中波涛汹涌。一骑绝尘不声不息地奔向大海,一去不复返。
正月十五也叫元宵节,这天过后,年也就意味着过去了。
所以当天人们闹花灯、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猜灯谜、放烟花……全国各地用各种形式送年迎春。
北方这天要“滚”元宵,而南方则要“包”汤圆。
元宵佳节,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汤圆,“汤圆”与“团圆”字音相近,象征着团团圆圆,和谐相处。
民间习俗有:“正月十五闹元宵”的说法。
一个“闹”字,把全民的狂欢节推入了高潮!
小时候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匮乏,每到十五这天吃过晚饭,大人、小孩儿都一窝蜂地涌上了街头。
那场面真是壮观,人挤人、人挨人,一不小心鞋子被踩掉,要想找回来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
记得那一年元宵节,听说灯光球场晚上七点放雷花,大家相互结伴早早的就来到了球场。
提前一个多小时,场地周围就人山人海被围得水泄不通了,稍来晚的人根本就挤不进去。
其实后来才明白,看放雷花最好是离燃放地点远点,因为“雷花”不同于“烟花”。
雷花是用炮筒(有点像“六零炮”)射向天空的,在几十米的夜空中绽放,形成各种图案,令围观的人们叹为观止!
那时不但有雷花看,各大公园都有花灯供游人参观。有肃穆的“宫灯”、大气的“纱灯”、做成各种动物的“走马灯”,品种繁多,数不胜数。
每年十五,文化宫、劳动宫都有“打”灯谜活动。
人们驻足在灯谜前,仰着脖子、眯缝着眼睛,苦苦思索着答案。几个小时下来,脖子都有点僵硬了。
划旱船、扭秧歌、踩高跷把闹元宵推上了高潮。
人们翘首期盼着站在主干道两旁,每当排列整齐的队伍经过,都能引起一阵阵欢呼。
秧歌队穿着夸张的“戏服”,扭得老人眯缝着眼睛直捋胡子;划旱船的演员左右穿梭,逗得小媳妇羞红了脸;踩高跷者头上套着一个大头娃娃,一颠儿一颠儿的逗得小孩子嘎嘎直笑!
那时候的天、那时候的地、那时候的人们、那时的正月十五真叫人难忘,永远深藏在每一个人的心里。
不经意时回想起来,才明白原来自己老了,已经活在回忆里了。
现在科技发达,足不出户用手机、电脑就能看各种视频,出去外面闹花灯的人,是越来越少了。
年轻人不屑冒着严寒出门闹花灯,老一辈儿忘不掉的那一抹记忆,也因为身体原因,只能隔着窗户“望洋兴叹”了!
这就是为什么现在“年味儿”越来越淡了的原因。
元宵节也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一个浪漫的节日,元宵灯会在封建传统社会中,给未婚男女提供了一个认识的机会。
旧社会的年轻女孩不允许出门自由活动,但是过节可以结伴出外游玩,元宵节赏花灯正好给了未婚男女认识的机会,他们借着赏灯的名义可以为自己物色中意的对象。
元宵灯节期间,也是男女青年与情人相会的好时机。所以元宵节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