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可人类不思考,上帝该发愁了。
昨天难得的又放学生回家的一天。我也放假了一天,是假假。早上改试卷,做饭洗衣。下午备课到晚上。
每次考试完,信息量那么大,只要有时间,怎么也分析不完。基本的,明天该讲哪些题;再接着,大到班级成绩的各种横竖比较,小到某个学生的某个小题,还有哪些同学进了哪些退了,要不要提醒,该怎样提醒?……。唯一能解脱这些的是——没时间,闭上眼,关上心,爱讲啥,讲啥 。可今天不是有时间吗?
上一届,啥也不想,卷子一做,讲啥看一看,划一下自认为的重点就可以了。可现在,整出多种方案,一下子觉得应该以昨天考的为主,毕竟学生刚做完,比较新鲜,一会儿又觉得应该以前天的17国考二卷为主,毕竟可信度较高;一会儿觉得很多得讲,主旨得讲,猜词得讲,哪份卷的哪个题得讲,一会儿又觉得讲一点儿就好了,20人以上对的就可不讲了,让他们自己去追究,印象更深刻,还是把时间给他们限时,毕竟每次考试学生成绩沉变动这么大,问题不可能是基础,肯定是技巧与心态嘛,这是风险也是机遇啊……总之,想越多,越晕头转向。
其实跳出来看一看,觉得自己也许灯下黑了。好好备课固然重要,但此时拼的不再是智力因素,十五天,更需要注意的是非智力因素方面的问题。
啥是非智力方面的问题呢?该如何安排呢?
首先,从基本上去讲,如何保证高考考试时正常发挥?
时间越多,准确率越高,这应该是我们这类学校英语学科的特点。不象部分学科,不懂就不懂,你多给我时间,我还嫌麻烦。这次考试发现,个别同学做快了,又考不好,显然节奏没把握好,这得练。首先万一节奏快了,做完该检查哪些题?其次,节奏慢了,我是否能自我觉察,以及如何处理?这要求学生必须有更多的机会进行模拟考试,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发展并形成相对的应急策略。
因此,英语科来说,学生应该安排更多的考试训练的机会,形成相对稳定的考试习惯,减少发挥失常的因素,应该是近期的重点之一。
其次,有没有可能发挥得好一点,或者更好一点?
我退到沙发一边坐着,反复想了又想,觉得这有一点奢望。程度如何,能顺利发挥就不错了,怎么可能要求更多呢?毕竟高考是压力极大的时刻,能挺住,就不错了。
如果说,真有能超常发挥的,首先应该是做足准备,运畴帷幄的自信。就象我们要去参加一场演讲比赛,如果准备得特别完善,无论稿子到表演都做足了文章,自我感觉很好,那么可能会有一种表现的冲动,期待着上场。这应该可以解释为信心是表现好的基础,而自信又来源于充分的准备。
再有,应该是科学冷静的心态。每个人都深知高考的重要性,但如果求胜心切或患得患失肯定不利于发挥。如何牢牢锁定乐观豁达与冷静?
走过岁月的我,已然学会听心听命,——听从内心,尽力去做,听从命运,无怨无悔。只关注努力过程,不强求结果。可是学生怎么能够理解?
也许可以尝试这样向孩子们解释。“我们每个人的天性里都有向上向美的欲望。或者说,每个人内心里都有一个更美好的自己,我们努力向这个自我靠近。我一辈子都在做这件事。但是我努力让自己变美变好,并不是总能如愿。最简单的举例,我很爱美,但我对抗得了时光吗?”
“你们的内心也住着更好的自己,你们努力学习,不断成长变好,你们希望通过高考进入一个好学校,继续提升自己。你们不断向那个内心的那个美好自己靠近。但是,这个过程不可能一路顺畅,你坚持你选择的,这是听心,你不知途中会发生什么,你只能听命。从长远来看,你坚持你的选择,你终能得到你想要的。眼光放远一点,不纠结你左右不了的事,也许能帮助你们建立良好的心态。”
归结起来,还是在正常发挥方面做文章,创造机会让学生培养考试习惯,尤其是如何协调准确率与速度的矛盾,在考试时学会反思做记号,便于后期处理。其次,和学生一起创立信心,毕竟从整体来看,英语学科是所有学科中成绩最高,最容易的学科。第三,也许此阶段陪伴最长情,多关注非智力因素,喜爱,愉悦,信心,好心态……,估计更是增分点!
先想这些,抓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