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国的传统儒家士大夫思想,讲究的是淡然平静的心态。不以己悲,是一种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意思是无论外界或自我有何种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种豁达淡然的心态。
人生在世,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情况:得与失,苦与乐,沉与浮,升与降,胜与败等等。谁能不受这些外物的束缚,看得开、看得透,谁就能活得洒脱;谁纠结于一时的得失与苦乐,谁就会难以活得快乐。两者之间的差别,关键在于能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是一种“无我” 的大境界。只有敢于跳出自己的圈子,跳出物质的圈子,挣脱物欲的绳索,摆脱名利诱惑的人,才能做一个超然物外之人。何为“无我境界” 呢? 其意思很简单,那就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而是自然界的,谁也无法拥有一世,谁也无法一辈子占为己有。今天有人得到了,明天他们还会失去,今天你失去了,有朝一日你还会得到。有了这样的心境,人生何处没有快乐?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是一种高明的取舍智慧。不该要的东西,你不能要;得不到的东西,你不必为之痛苦。很多无关紧要的事情,不要去计较,不要去看重,不要去追求,不要去在乎。就像塞翁失马一样,得到不一定是福气,失去不一定是痛苦。如果你有这种取舍心的诱惑,不管遭遇怎样的险境,都要保持一颗平静的心,不喜,不悲,不恨,不恼,不慌,不乱,不随意流露内心的情绪, 不轻易被外物左右自己的心情。如果你能做到这点,就能在平淡如水的日子里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人间欢乐。
很多事情,当你事后转过头去想一想,发现当初的视角真的太错误了。如今, 当你转换一个视角,用淡泊之心看待问题时,突然发现快乐是那么单纯,成功是那么简单。当你不与别人争斗,不与别人比较, 淡定地走自己的人生之路时, 你往往会看到更隽永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