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闺蜜C是当年我们班上的学霸,清华毕业。一直是搞金融和投资,夏天新换了一份工作,去了一个民营企业的投资部,时不时也去海外考察各种矿。最近,我真的是遇到太多搞矿的了……然后公司在日本有个投资团队,所以她每个月都要去日本出差。她还面试了不少候选人,准备外派去非洲“挖矿”,但是她说面试者的英语都太差了……所以,我们达成了一个共识,大部分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真的很差……

周六晚上和两位高中闺蜜一起吃饭闲聊。距离上次见面已经七个月了,怎么感觉还是上个月的事呢?

日子始终过得太快,所以得坚持记录,才觉得这些日子没白过。

闺蜜C是我们班的学霸,清华毕业,一直在金融和投资行业。夏天刚换了份工作,去了一家民营企业的投资部,时不时要去海外考察各种矿。最近我真的遇到太多“搞矿”的人了……

她们公司在日本有个投资团队,所以她每个月都要去日本出差,因此老板要求她学日语。C还负责面试准备外派去非洲“搞矿”的候选人。她说,问题不在专业,而是——候选人的英语都太差了。然后,我们达成一个共识:大部分中国人的英语水平真的有点拉胯。

另一位闺蜜T在研究所工作,加班是常态。在等她来的时候,C拿出手机开始背日语单词。

我又被学霸激励到了,默默点开了那个被我冷落了很久的西语单词App,决定重新背起来。

三个人凑齐后,就开始各种吐槽。我最爱听C讲她在不发达国家“搞矿”的幺蛾子故事——因为那里的突发状况太多,离谱得让人哭笑不得。

T家的两个女儿也有一堆趣事,绝对是脱口秀的好素材。随便说一两件事:大女儿半夜偷打游戏,结果精神太紧张导致全身过敏;小女儿上次因为把书包忘在学校一战成名,这次又有了新的光荣事迹——情愿跑5公里,也不愿意做5页口算。

回家后我采访了一下萌萌:“在跑5公里和做数学题之间选一个,你选哪个?”

他说:“那肯定是做数学题!”

我告诉他,T阿姨的小女儿选跑步。搞不好人家是个运动好苗子呢。

闲聊回家,最大的收获就是我得更自律地学好西语。

梳理了一下目前西语的学习现状,我觉得还是得先背单词,于是找出多年前的西语词汇书,配套每日西语听力的A1-A2高频词音频听起来,同时再配套阅读材料,还是得看实际语用加深印象。

学不进的时候,在B站找了西语情景剧,貌似比较适合我的水平。总之,把语言应用起来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闲聊完回家,我最大的收获是——得更自律地学好西语。梳理了一下目前的学习现状,还是得先从背单词开始。

于是我翻出多年前的词汇书,配上每日西语听力的A1-A2高频词音频,再加配套阅读材料。学不进去的时候,就上B站看适合自己水平的西语情景剧。总之,让语言“用”起来,才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德语倒也养成了每天早上听一段慢速新闻的习惯,感觉还挺不错。好像就是突然又领略到了语言之美,语言学习,瞬间变成了一种享受。

这就像锻炼身体、坚持记录一样,一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切入点,坚持一段时间后,就找到了其中的乐趣,然后会有点上瘾的感觉。仿佛把这些事情自然地融入了日常生活,哪天不做,会觉得浑身不舒服。

比如跑步,自从上次15km越野归来,再加上每天4组1分钟平板和每周两次力量训练,如今跑完10公里也觉得很轻松。

比如记录,找个没人看的地方,每天让自己至少写100字——废话也行,摘抄也行,流水账都行,写着写着,就会感觉到自己的变化。

今天读到后浪的一篇文章,就写道:

“博尔赫斯这样说:「你一旦把某件事诉诸笔墨之后,就等于把它从你身体中剥离出去了。」

所以,你真的可以试着每天随便写点什么。别管文笔,只要动笔写就行。”

最后讲个小笑话:去进博会当志愿者,必须穿西装。我翻出刚工作时在HW当培训讲师那会儿的旧西装,试穿了一下,稍微有点小。

萌萌看到了,说:“妈妈,你穿得好像中介。”

额,其实我在进博会的贸易投资对接会当志愿者,从某种意义上讲,我确实是个“中介”嘛。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