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晓晖老师针对文学史课《走近李白》主要从六个方面进一步分析:
一、文学史课要具备语文学习的价值
“走近李白”,这是一堂文学史课,也是语文课,也就是让文学史课有语文的学科学习价值。当然文学史课都与“评价鉴赏”有关,其重要内容,是把经典文本、重要作家放到文学史框架下来讨论,通过讨论可以教给学生对作家更深刻的理解,并培养学生对文学更具品味的鉴赏力。因此,文学史课还是要往阅读与写作方向去引领,最终往写作的方向去落实,这样才是文学史课的语文学习价值所在。
二、评价要讲依据,要以理解为基础
文学史课必然涉及评价鉴赏。罗老师举出《将进酒》,根据学生的学情,面对不熟悉的事实,课前印发《将进酒》给学生学习。学生对《将进酒》普遍印象在诗中不难发现:“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学生都会认为《将进酒》的核心就是“豪放”。但,这样对指导学生理解诗作的内涵未免片面,我们不妨引导学生看开篇“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标题《将进酒》,就没喝之所以这样写有何用意呢?罗老师继续引导,“李白把黄河迅猛的流水不再回来,与人生迅猛的流逝不再回来相提并论。把整场喝酒置于人生迅速衰老的背景之下”,我觉得这样引导很合乎情理。所以“李白感到很恐慌”,而逃避的方法就是用酒刺激自己,“借酒消愁”嘛,借以达到人生的快感。诗的最后“与尔同销万古愁”,而“万古愁”就是诗的开头所说“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苦短,当不了官发不了财做不了圣贤,其实这也不能是“万古愁”,而是一人一时一地之愁。明知逃避不了“万古愁”,所以通过喝酒来逃避。这貌似不是“豪气”“豪放”,近乎“悲感”。学生不难进一步发现“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会须一饮三百杯”“呼儿将出换美酒”……字里行间不都有种“豪放、自信、洒脱”吗?!
我的微思考:诗歌评价要有依据,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之上,否则偏离本节文学史课的指导思想,没有理解,何谈“评价”。
三、教师要勇敢面对学生提出的一切问题
文学史课离不开“讨论”,且不固定。罗老师在一个教学环节中提出:试着在“气”字前面加上一个字,概括李白独特的气质和强大的气场。学生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霸气,豪气,仙气,酒气,稚气,啸气,灵气。所以这个时候,面对已经超过教师课前准备的范围时,教师不能回避,要肯定学生活跃的发散性思维,并给予解释。罗老师在最后还特别之处,李白身上不仅仅是这么多“气”,还有一个不可或缺的“浪漫主义”。
我的思考:面对学生超强的思维意识,如果教师不能及时讲解,就会在学生面前要失“尊严”和“权威”,也就“颜面扫地”。教师不是“万能的”,但身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提升自己的学科能力,更重要的是顺应这个新时代的要求,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教学相长”。
四、教师要有文学史眼光,探究问题要讲学理
既然在李白的“标签里面有“浪漫主义”,语文老师就要提前准备文学史知识。文学史上提到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这样看来,李白是继屈原后又一位“浪漫主义”诗人。“浪漫主义”一词是从西方传入的,罗老师提到“情怀”二字,诗人都应该具有“浪漫主义情怀的”,毫无“浪漫主义情怀”的人不可能成为“诗人”,这一点我很赞同!罗老师又指出李白之所以具有浪漫主义的四个原因:家境富裕、气质独特(道家思想影响)、恃才放旷、盛唐时代。
我的微思考:无论是“贵族”的屈原,还是“道家思想”且“富裕”的李白,无论时代盛衰与否,在他们身上无不印证着“浪漫主义”色彩的因子:“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五、评点文字可以华美,但不能失去理性
“评点李白”这个环节很不错,余光中“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这是对李白最诗性而夸张的评论。要引导学生完成“冷静而理性评价”的这一环节,需要根据学生的学情和教学环境,包括年龄阶段和实际效果,因人而异,不可要求太高。
六、文学史课的三项基本功能
第一项是知识上的功能,即通过文学史课让学生获取比较完整的文学史知识。
文学史课的对象是李白,也可以把杜甫、孟浩然放在一起介绍,这属于知识的“拓展延伸”。其实大诗仙和杜甫、孟浩然并不有瓜葛,一个是“浪漫主义”,一个是“现实主义”,一个是“山水田园”,其实他们之间的交集还是有迹可循的。
第二项是评价鉴赏的功能通过对作家和作品的评价鉴来提升审美判断力。
阅读理解性的“评价鉴赏”(手法理解题)在中考试卷上是“常客”,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要因文而异,面对不同文本的“文如其人”,阅读文、辩别字、赏析句……前提条件,课前一定要做好各种资源的筹备,分析问题要能“举一反三”,以便更快更好的解决问题。
第三项是促进写作的功能,就是借助文学史资料推动写作的进步。
文学史课最终还是要往写作的方向,达到大语文教学学习的目标。文学史课要让学生获得更多更丰富的写作资源,这就意味着我们平时要与时俱进,多读勤思考,这样才能更好地驾驭我们“瞬息万变”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