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舞蹈课的间隙,突然发现手机上有3个未接,是单位出差在外的领导打来的电话。赶紧给他回过去,电话一接通,他就很不高兴地说:
“我是今天的航班,你怎么给我订成明天的航班了?”
“啊,你不是明天的航班吗?”
“哪是明天的,是今天的航班,我电话里给你说的今天,微信上也是今天”
“我怎么听成明天了,那你现在——”
“我已经重新买过了,那个是低价票,不能退改签”
“哦,好吧!”
我知道我应该给他道歉,但是他的语气很冲,让我开不了口,再加上我的心里将信将疑:我明明听他说的是明天啊,而且我的心里也在暗自腹诽:我给你发了航班信息确认,你也没有提出异议啊!
这件事让我再也提不起兴趣跳舞,情绪也不是很高,后来我意识到这就是心理学上说的“利已主义归因偏差”的现象。
利已主义归因偏差是指人们一般对良好的行为或成功归因于自身,而将不良的行为或失败归因于外部情境或他人。
比如:“有些人喜欢将自己的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而将失败归因于社会的不公或是机遇不好。
不得不承认,人类的认知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我们习惯简化因果关系、习惯简单思维,所以归因偏差是生活中一种极其常见的现象。
当我意识到自己犯了“归因偏差”的错误时,情绪很快变得平和,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的错误了。
作为成人,我们要学会反思检讨自己的不足,要意识到归因偏差现象的存在,时时提醒自己不要掉进归因偏差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