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对象
社会心理学是用科学的方法研究人类的思想、情感与行为如何受其他人真实或想象的存在的影响。
学习目的
了解社会环境为什么会,以及是怎样塑造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
学习内容
第1章 导论
社会心理学家是通过实验研究方法来对社会影响作出解释,比如严格控制研究中的实验变量。
社会心理学家认同人格确实存在变异,分析的层面在于社会情境下的个体,尝试找出无论在何种社会阶层和文化下,是个体易受环境影响的普遍人性属性。
社会心理学家已多次证明,在决定个人行为时,社交和环境的因素比人格特征更强有力。
不仅要了解情境如何影响个人,还要了解人们如何感知和解释社会世界和他人行为。
人性的基本动机有两种,一种是自尊取向,保持良好自我感觉的需求;另一种是社会认知取向,对准确性的需求。
第2章 方法论
社会心理学是一门实证科学,常用三种实验设计方法:观察法、相关法和实验法。
每一个实验都应当有较高的内部效度,不同实验条件间的区别只在于自变量水平的不同,在别的方面应该一致。提高外部效度,是提高实验的真实性,尤其是心理真实性。
第3章 社会认知
人们思考自己和社会性世界的方式,是自动的或控制的,有一些易犯的错误。
自动化思维指的是无意识、无意图也无须努力的思维机制,常运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对新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人们无意识地监控周围发生的事情,以防有需要意识注意的重要事情发生。
控制性思维是有意识的、有意图的、主动的并需要努力的思维类型。人越相信自由意志存在,就越愿意帮助他人,更少可能从事不道德行为。
第4章 社会知觉:我们如何理解他人
人们能够准确地解读微妙的非语言线索。全世界的人都能准确编码和解码6种主要的面部表情。
当试图推测什么导致了他人的行为有两种归因,内部归因是因为个人特质,外部归因是环境所致。
一个常用的捷径是基本归因错误,即相信行为与性格相一致的趋势。
自利归因是指人们对他们的成功进行内部归因,对他们的失败进行外部归因。
防卫归因帮助人们避免对死亡的感受,有一种是公平世界的信念,认为坏事在坏人身上发生而好事在好人身上发生。
记住偏见盲点,如果你发现自己过于偏好某一种归因,强迫自己思考另一种可能性。
第5章 自我:在社会情境中理解自己
自我认知是我们整合和组织关于自我的认知,自我控制是制定计划、执行决策,自我展示是我们如何展示自己最好的一面,自尊是我们如何看待自己。
人们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或者通过观察自己的行为来认识自己,或者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
当我们的态度和感觉不明确或者模棱两可时,我们会通过观察我们的行为和当时的环境来推测出我们的态度和感觉。
自恋是过度自我关注和缺乏对他人同情的结合,既要对自我感觉良好又要关注并关心他人。
第6章 合理化行为的需要
人们面对一些关于自己做过的不聪明、不理智、不高尚的行为证据时,通过改变行为和认知扭曲,努力来保持积极的自我形象。
为了避免失调,人们不惜牺牲自己的理性行为。人们倾向于提高对自己通过努力奋斗得来的东西的喜爱程度,即使这些东西是他们在其他情况下不会喜欢的。
人们会不喜欢他们伤害过的人,会喜欢他们帮助过的人。
只有回报很少或者无回报时(外部合理化太少时激活内部合理化程序),人们才会相信他们讲的谎话。
第7章 态度与态度改变
态度是一个人对人、事物、观点的持久性评价。态度大多数来自于人们的经验,还会建立在人们的情感和价值观上。
态度可以通过行为、说服性沟通和情绪而改变。引发恐惧的沟通如果能引起人们中等程度的恐惧,并让人们相信信息内容可以缓解这种恐惧,那么就能导致持久的态度改变。
抗拒说服信息的策略有,态度的预防免疫、警惕产品植入、抵御同伴压力、抗拒理论。如果让人们感到他们的选择受限的话,试图改变人们的态度反而弄巧成拙。
广告在改变人们的态度方面是相当有效的。对以情绪为基础的态度,广告通过情感诉求来实现;对于以事实为基础的态度,广告通过认知诉求来实现。
第8章 从众:影响行为
人们受他人影响而改变自己的行为时,有两个原因:信息性社会影响(想知道正确情况的需要)和规范性社会影响(希望被接受的需要)。
人们观察他人的行为,并将其看成重要的信息来源,据此选择合适的行为方式。
拒绝规范性社会影响可能导致被人嘲笑、排斥甚至被团体抛弃的后果。
第9章 团体过程:社会团体的影响
人们对团体的归属需求可能是天生的。人们对来自团体的拒绝非常敏感,做他们可以做的以避免拒绝。
团体也有明确的社会角色,关于人们应有的行为方式的共同期望。
当个体在任务中的努力被评估时,有其他人在场会引起社会促进,在简单任务中的表现提高而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削弱。当个体在任务中的努力没有被评估时,有其他人在场导致个体放松和社会懈怠,在简单任务中的表现削弱而在复杂任务中的表现提高。
解决囚徒困境这类冲突问题的关键是建立信任。
使用威胁会使冲突升级而不是解决冲突。
第10章 人际吸引:从第一印象到亲密关系
产生吸引力的原因:时空接近效应、相似性、互惠式好感、外表吸引。
爱情区分为伴侣之爱和激情之爱,前者是指不伴有强烈的渴望和生理唤醒的亲密感觉,后者是一种伴有强烈的渴望和生理唤醒的亲密感觉。
致命吸引力是那些原先吸引你的特质最终成了破坏你好感的元凶。
第11章 亲社会行为:为什么人们会助人
亲社会行为的起源有本能与基因、助人成本与报酬、移情与利他主义。
人们要在紧急事件中产生助人行为需要满足5个条件:注意到事件,把事件解释为紧急情况,承担个人责任,知道如何帮助,决定实施帮助。
人们在交换关系中,主要关注自己能从帮助他人中得到什么好处;人们在共有关系中,较少关心自己能得到什么而仅仅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要。
如果人们对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产生移情,就会不计代价地给予帮助。
第12章 侵犯:我们为什么伤害他人
侵犯是意图伤害他人或者以造成他人痛苦为目的的故意行为。
当人们经历伤痛、不安和激动的时候,他们更可能会表现得具有侵犯性。
侵犯不简单的是被剥夺的结果,而是相对剥夺的结果,一种获悉自己所获得的比应获得的少所产生的感觉,导致了挫折感和侵犯行为。
人们通过观察和模仿别人的行为来学习包括侵犯性在内的社会行为。
严酷的惩罚可能加剧侵犯性行为对儿童的吸引力,而中性惩罚在改变个体行为上会有更大的作用。只有当惩罚及时和确切时,才能起到很好的震慑犯罪的作用。
第13章 偏见:原因、结果和消除
刻板印象是对一个团体全体成员的概括,将相同的特征应用在团体的每一个成员身上,无视成员之间实际存在的差异。
态度的情感层面使具有偏见的人难以被说服,逻辑论证遇到感情用事时毫无效果。
测量人们隐形偏见更为有信服力的方式是观察人们在被激怒或感受到挫败,或者是自尊受损时的行为方式。
导致偏见的原因有对社会规则的服从、社会分类、归因偏差和资源分配竞争。
要通过接触减少群体的偏见,须满足六个条件:相互依赖、追求共同目标、平等地位、非正式的人际接触、成员多样化和提倡平等的社会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