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个小时的火车旅程中,少不了因为不想睡,不想吃饭,只想无休止地玩,而纠结/生气,去程确实有,回程我想起了游戏力的宝贝锦囊,嘻嘻…
实例一,孩子硬粘着隔壁包厢的孩子玩,而别人一家四口秒睡了。我把孩子抱回小床上,先是和他玩“不让你走”的游戏,再是“不让你动”的小花招,最后秒变我没有能量了,求助充电包(豆包)给予电量。开启了我们平时的抱抱充电模式,不过这次我是逐点逐点地充,1%2%3%…嘴巴叨不停,念到20%的时候,豆包睡着了。
实例二,好不容易回到自家所在小区,遇上久违的好伙伴,兄弟两玩着玩着就闹别扭了,互不理睬。神经质的我,瞬间启动“生气大火球”模式,原本是希望生气的一方逐步感受情绪的变化,没想到他们秒变枪口,一致对我,和我玩起了“我就要看你这样扛”,直到我假装受不了而大家乐呵呵。
生活中真的需要太多的游戏因子了,用游戏化解尴尬,用游戏恢复连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