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而不伤,悲而不戚,怨而不怒”有多少人能做到?悲哀到来谁能抵挡,心有怨言如何不气?人多是嗓门大,声音越大,当愚昧成为主流,清醒就是犯罪。
元妍,与生俱来就有让人讨厌的魔力。可能,人一开始的都会有着莫名的执着,有的人贪吃,有的人爱玩,在千奇百怪的选择下,成为了独一无二的“我”。
元妍就是喜欢开玩笑且没有个度,长此以往,人们觉得她幸灾乐祸的形象早已根深蒂固。她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被“教育”,被“讨厌”。
当然,万事万物都在变化,元妍也在岁月的的包容下,逐渐成熟,她为小时候的种种执着而羞愧,并且不断约束自己的行为。
可是一种印象在意识里形成,要想改变哪有这么容易?
元妍离开家乡,独自踏上打工人之路,偏执于开玩笑的她,早已不复当初。在职场上唯唯诺诺,不敢轻易发声。
除了大家都在走队形,附和领导,她在群里基本属于潜水一类。
一年到头,也没见冒过几个泡儿。这样下来,又有了另一种偏执。
领导偶尔关注元妍这个一看就是个老实本分,内向寡言的孩子,常用的话就是,“你要多多展现自己,表达自己的观点啊”。
元妍回首这些走过的路,总觉得过去的自己很糟糕,痴人傻语,理解能力差,共情能力差,沟通能力差,与人交往总像悬着的半壶水,恍恍荡荡不着地。
相较而言,元妍能明显的感知自己过往生活里的自己是多么的无知和浅薄。如果可以,她希望她不是她,她能没有这些让她不堪回首的过去,幼稚的过去,讨厌的过去,不合时宜的过去,没有价值的过去……
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的元妍越来越没有自我,“得过且过”“算了吧,没必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等话时常挂在嘴边。
没有经验和工作能力浅薄,再加上不善与人交流,美名其曰保持距离,保持君子之交淡如水,总结来说就是情商低,不圆滑。
最后的结果就是,元妍的职场大多是时候都是没有存在感和获得感,职场带来的负面压力比一切感知都来的剧烈。
元妍在某一瞬被衬托得一无是处,内心充满了绝望。
“凭什么他们都行,就你不行?”
“你这做得什么玩意儿,还有脸交上来?”
“元妍,看来对这方面的知识,还是很欠缺啊,平时还是要多多关注”
“我们是按内容质量给报酬,你这都不达标,所以这个月就没有哦!加油,下个月见”
……
诸如此类,数不胜数,而面对这些“指教”,元妍确确实实没有找到反驳的点,她无法狡辩自己如何努力付出了多少,不合格就是不合格,没达到要求就是没达到要求。这一点确实没有任何可以争论的余地。
这也不算职场霸凌,甚至连职场歧视也算不上,这就是普普通通,令无数职场小白痛苦不堪的一些“必由之路”罢了。
她元妍又有什么可说呢?是她需要这份工作,而不是这份工作需要她!她很清楚他们说的是事实,可事实本身却让她更加难受。原来,她还是这么一无长处,还是这么没用,而没用的人依旧让人那么讨厌。
元妍以为,在优秀的前辈面前“俯首称臣,鞍前马后,低眉顺眼,”就是最正确的选择,过于否定自己的存在和价值,打击自己的积极性,万事循规蹈矩,万事都按部就班,没有任何一丝自我的判断和思考,这样就能完美的在公司苟下去。
可事实就是,元妍是公司里可有可无的存在,重复的工作里,肯定有她,公司的大部分业绩也绝对不会有她的姓名。甚至如果有更乖更顺的年轻者加入,第一个淘汰的人就是元妍。而且在这件事上,站在公司的立场来看,它都没有任何值得被指责的地方。
所以,元妍还是没有搞懂,能力和性格,当然还是有点能力和有点个性才会更加幸福啊。
成熟和长大确实需要时间和做出改变,但如果,所有的“个性我”都被压抑抹杀,人是变得“宽容”,但对所有事物都宽容,那何尝不是一种怯懦?
长久不发声,被恶意或无意的嘲讽埋汰,从不为自己的事情辩驳?谁还会在乎你的感受?小利不去争,大利也轮不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