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篇的论题来自热门娱乐节目《奇葩说》的第五季半决赛的辩题。
我之所以关注《奇葩说》这个节目,很大程度上我发现它的选题非常有意思——这档节目非常注意契合它受众的口味,大家想看什么,想听到什么观点,它就说什么观点。作为一个娱乐节目,又是辩论性质的,并非一定有错对,但是一定会有胜负。但是这种情况下《奇葩说》的选题也反映了很多人的观念偏差,因为有些选题之所以能被选出来,是不在少数的人认为这事情颇有争议,奇葩辩手们实际上是以更好的口才在替很多人发声,这是这个节目的特点。而实际上有的论点其实根本没有争议,之所以有的人认为某个题目有争议,是因为错误的观念和盲目的偏见而已,然后被拿来做了节目的选题。
例如,《奇葩说》第5季22期这期辩题:能者多劳是不是坑?这就是个典型,仅仅是娱乐节目的设置,其实无所谓;但这个火爆的节目和辩论中观众对某些论点的认可程度,我认为是人基本面的偏差造成的。
无能者,误以为自己是能者,或者夸大了自己的能力,然后并不是靠输出来获得回报,而是马上要获得回报。有能者也得通过输出价值来通过客观评估,你要从外部获取什么,需要尊重你获取收益的外部体系的价值评价方式,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不输出,但是不能以自己的习惯去决定是多老多得,还是少劳多得。
这里有两个问题:1、客观的评估自己的能力有多大,以及如何发展这种能力;2、你是创造了多少价值?你什么都会,但是不做,只是让他人对自己的能力先认可,或者先付报酬才能去兑现自己的能力。
然后这两个问题之后是第三个问题:3、你能选择嘛?你能决定游戏规则,或者经济规律吗?第三个问题是前两个的客观前提。
相对于“能者多劳”这个基本的路径,“被埋没”是一个门槛很高的事情;
因为预期和现实有差异,这是其一;同时,不同的人的预期也是有差异的,这是其二。
取舍在自己,有没有能力要客观认知
这个节目里薛兆丰是一股清流,是有脑子的人的代表,而不太在意其他人的的反应。
薛兆丰教授问了三个问题帮所有人分辨:
1、工作是否是个机会
2、你的努力有没有人看见
3、你的收入是自己要回来的,还是别人给的
这三个问题实际上就是人和人的分水岭,这不是鸡汤,是非常基础的客观经济学原理。是人在社会中获取自身利益和发展,以及创造更大的价值,这两部分任意部份都足矣来作为决策依据和发端。
说白了,举例来说刚毕业你要工作,你想要多少收入,例如你满意的7500块一个月起薪,对应这工资要求你的工作量、工作内容是基本上确定的。你要是认为7500块是一个固定的收入,那么尽可能减少工作量是合算的,那么起码不能低于这份工资该做的工作量。其次,要多赚钱,得先展现你更多的付出价值吧,能者多劳怎么能说是坑呢?
能者多劳如果被作为一个坑,一个是被迫害妄想症,放心你要是没有能力创造更多,别人试过几次也不会为了坑你而给你增加工作量。另一个是不相信人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善经营,认为人都差不多,不认可有的人是能力更强所以创造了更多机会,那么也就不会给自己划定那样的目标。时间久了自己没进步,越来越觉得就只能赚那么点钱,任何给自己增加的工作量就成了坑自己。
眼界窄还是宽大多数情况下很难量化,但是是否从和外部环境互动中去做分析是一个很基础的东西。所谓大多数人的平庸并非因为“计较”,而是不懂周围的人和组织在计较什么,只能想到自己的视角,这还真不是自私,这主要因为无知。
你想好的前提是不可能以大家的利益、机会受损为代价,而需要大家都有的收获,企业和组织的老板,所有利益相关方不会以你是否想多老,或者能否多创造价值为标准来给你施加压力的。
其实从工作中或者泛泛而言的每个人努力追求的所有事务和所处的环境中,让能者多劳究竟是指出这是一种机会,还是为了坑你,这个角度根本不必去分析。从过程积累到结果,到持续的结果叠加出来的机会,是人的一种选择,它并不是唯一的选择,就像平庸没有道义上的错对一样,“不能”、或者“不劳”作为一种选择,与之对立的,“多劳”和“能者”的角色也不是唯一的。只不过这两种选择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