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写作不再是一件高大上的事,只要你愿意拿起笔,你就可以写作。
但是,写作不是为了自嗨,需要给别人看,写作技巧也必不可少。
《一本小小的红色写作书》是一本写作入门书,这本书目录很简单,只有三个方面:结构,风格和可读性。
这三个方面恰恰也是写作的核心内容。
结构:
结构是核心,就像一个人的骨架子,骨架子没打稳,在优美的文字都没有用。
应试教育下的作文,语文老师喜欢先讲事情,然后末尾在升华,告诉读者中心思想是什么。
但是,这种先写事,再写总结只会让人失去读下去的欲望。真正的做法是先写总结开门见山,运用“自上而下”的写作手法。
自上而下的写作结构:
为什么要先写总结,再说事情,因为读者没有耐心啊,看到一篇800.1000字的文章,密密麻麻,不能再第一时间找到文章的重点。
就算她有时间从头开始读,可是读了半天,还是没看到你讲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读者也会放弃阅读。
举个例子,同样是讲以人口为标准,亚洲和非洲的消费品情况。
一个是中学老师教的,先讲事情最后说结论
另一个先说结论,再讲事情。
你会发现第一个版本,在你读的时候就产生疑惑,讲这个故事有什么用?想要说明什么问题呢?
而第二个版本,上来就先把结论告诉你,读者就知道了原来这段话要讲这件事,读者会带着总结去思考下面的故事。
就像这本小红书提醒到:“在没有目的地和飞行方向时,飞行员决不会将飞机驶离跑道。当写作意图是解释或告知时,你应该先总结,然后再运用细节作为支撑,不要玩“我有个秘密”的把戏。”读者时间很珍贵,没时间给你玩躲猫猫的游戏。
风格
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作家,会模仿他的写作风格。但是,写作风格有三个核心是不会变。分别为:简洁,精准和个性化。
简洁:
词语用的干净利索。
句子不要太冗长。
与主题无关的内容不写。
一件事,能用几个词语连起来讲清楚,就不要用太复杂的句子;能用几个动词把故事变得有画面感,就不要用形容词。
句子也不要写特别长,越长的句子越是一种负担,读者会觉得复杂,好难。尽量使用短句,用最简单的语法。只有用最简单的方式告诉读者你到底要讲什么,读者才会愿意读你的文章。
精准
1+1就是等于2,不要告诉我有可能等于3,有可能等于4。这样只会传递一种举棋不定,不知道的态度。
而是非常准确的说1+1就是等于2,没有第二种可能性。
我们写作过程中,也经常会用可能,大概,下降这样抽象,模糊的词语。可是,这类的词语只会加重读者的负担,她会想:“
大概?说明还有其他可能;
下降?下降多少了?”
举个例子:
同样是在讲利润下降,成本增加,如果你不告诉我一个具体,准确的数字,别人怎么知道利润下降了,成本增加了这个事实呢?
个性
你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告诉读者一个结论。那你要拿出证据,来证明你的结论。这跟警察报案一样,抓坏人,你得要有证据才行啊。
文章的例子就是警察抓人的证据。你要有一个例子告诉读者,我为什么会得出这个结论,因为我有论据。
但是,需要注意一点,例子要恰当,不要只是打擦边球。还是警察抓坏人,提供的证据要直接证据,而不是间接证据。间接证据只能怀疑,拘留,只能算是嫌疑人,而直接证据直接是犯人。两者是完全不一样。
写作也一样,举出的例子,要恰当,符合你的结论。如果不符合,再好的例子都要舍弃。
可读性
最后一个可读性。写完一篇文章还不算完事,你还需要排版。
就像现在公众号,如果你一股脑把写好的文章复制粘贴到公众号上,却不做任何排版,你就算写的再好,读者也会走掉。因为读者会想:“你排版都这么不用心,文章也好不到哪里去。”这就像“没有人有义务必须透过你邋遢的外表去发现你优秀的内在。”一样。
如果你实在不会排,只需要掌握三点。
第一:用小标题
如图所示:这样文章有了层次感。
第二:加粗
你觉得是核心的句子加粗,这样读者看文章,一眼就能看到重点。
第三:留白
不用这么节省空间的,密密麻麻都在一起没有一个空格地方,你这是要逼死读者吗?不给他们有喘气的机会吗?
适当留白,给文字,给读者,给你自己就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