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同学问我:“有同事在领导面前告我的黑状,可是我口才不好,笨嘴拙舌,应该怎样反击呢?”
我跟有同样问题的同学们讲啊,其实,在领导面前反击这些告黑状的同事,并不需要什么特别出色的口才。只要你具备3个小心技,这就足够了。今天呢,我给大家仔细讲一讲这3种小技巧。
第一招:倒打一耙
如果你的确有理,而又想警告一下对方的话,你可以先用倒打一耙这一招,把态势先扭转过来。倒打一耙能在气势上压倒对方,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反击手段。下面我分享三种常用的倒打一耙技巧,大家可以视情况选择使用:
1. 暗示对方公报私仇
你可以当着领导的面跟对手讲:“你说小张啊,这件事我们单独聊的时候,你可并没有表示任何不满,今天到了领导这里你才突然这样说。我还真的感觉挺突然的,不知道是不是我个人哪里得罪你了,让你见怪了呢。”
这句话的意思是:你小张两面三刀,故意陷害我。
2. 暗示对方小题大做
你可以说:“像您说的,我们凑发票这个事啊,实际上在我们销售部很常见,我也已经跟财务和领导详细讲过了。就这点小事,您看是不是不必占用领导和大家的宝贵时间了?如果您实在感兴趣,可以私下问问财务,您就明白了。”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不懂你就闭嘴,大家不值得为你浪费时间。
3. 暗示对方行为越俎代庖
你可以说:“非常感谢您的提醒,不过啊,您不是负责人,所以对这个情况可能了解得不太多。我会后会跟领导和相关人员详细汇报这个事情的。”
这句话的意思是:这个事跟你没关系,我无需向你解释。
通过倒打一耙,你能够迅速压制住对方的攻击气势。不过,这个技巧并不是最强的反击手段,别急,接下来的两个技巧更有杀伤力。
第二招:归为上院
当领导面前有同事明晃晃地向你发起攻击,而你还没有抓住反击的把柄时,我们最好先给自己找一个挡箭牌,而领导就是最好的挡箭牌。巧妙地将对方的攻击转向领导,基本上就能化险为夷。
在《大明王朝1566》这本书中,有一段经典的对话,严嵩父子巧妙地用“归为上院”这一招,三次成功拦截了对方的攻击,最终取得了胜利。
第一回合:
高拱质疑严嵩父子超支太多,并威胁说,如果不签字就会耽误朝廷大事。严嵩的儿子严世藩回答:“你对我们的抄支有意见可以,但你以不签字为要挟,你知不知道这样会耽误朝廷的大事?” 这句话转移了焦点,让嘉靖皇帝感到高拱在做个人威胁,而不是考虑朝廷的利益。
第二回合:
高拱提出严嵩父子虚报支出,用兵部账目掩盖亏空。严嵩父子回答:“皇帝盖宫殿没有船,部分木料用在了宫殿修建上,剩下的给皇帝运送丝绸。”严嵩巧妙地将锅甩给了皇帝,还顺带暗示高拱不应找皇帝的茬。
此时,严嵩父子在皇帝面前立场稳固,高拱的攻击被巧妙化解。
第三回合:
严世藩指责高拱与周云义的诽谤有关,暗示高拱是背后支持者。通过这一招,严嵩父子将矛头引向高拱,并触及皇帝心中最敏感的议题,最终让高拱不得不被迫回击。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严嵩父子在与高拱的较量中,巧妙运用了“归为上院”这一策略,屡屡将攻击转移给皇帝,并成功扭转局势。
在职场中,我们也可以借鉴这个方法,把所谓的错误归为领导的命令,把攻击转为对领导利益的攻击,甚至用对方的某些言论或行为触动领导的逆鳞,勾起领导对对方的怨气。这样,你就能够利用领导的影响力为自己撑起保护伞。
第三招:善用现在进行时
当你被告黑状,或者领导在质疑你时,使用“现在进行时”是一个非常巧妙的技巧。你不需要否认问题的存在,而是通过表明自己正在积极解决来消除误会。
有一位社区负责人在领导面前被质疑:“你们区域的马路绿化,为什么只种一边树?另一边的绿化迟迟没有到位?这个问题已经持续半年了,是不是你们规划部门审美不行,还是施工拖沓,效率低呢?”
社区负责人没有慌张,而是从容回答:“您说得对,马路的两边的确需要绿化带规划。但您说的这条马路一侧,地下埋有多年前的线缆,必须先改线才能进行绿化铺设。请领导放心,我正在积极推进这个工作,预计本月内会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工作要求稳不求快,您说是不是?”
通过这种表述,负责人巧妙地将问题化解成了信息不透明导致的误会,同时表明自己正在解决问题。
在职场中,如果有同事告发你的下属违规操作,且你知道确有其事,你可以说:“这个事我早有所闻,目前正在组织调查真相。如果确如传闻所说,我一定会做出惩罚措施,提交给组织;如果是子虚乌有,也会给员工一个公平的交代。由于调查尚未结束,所以暂时没有向领导汇报。”
通过这种说法,你不仅没有回避问题,反而表明了自己正在处理,避免了立即回应可能带来的不利后果。
总结
在职场上,被告黑状或者被同事质疑时,我们并不需要优秀的口才,而是要掌握一些巧妙的反击技巧。总结来说,就是:
倒打一耙:迅速转移矛盾,压制对方气势。
归为上院:巧妙借助领导的权威,将矛头转向领导。
善用现在进行时:不否认问题,表明自己正在积极解决,消除误会。
掌握了这些技巧,你就能在职场上游刃有余,化解各种职场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