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仁”是基于他的“礼”提出的。我们都知道,孔子认为春秋以来礼崩乐坏,社会大乱,所以致力于恢复周礼,重建社会秩序。
而孔子恢复“礼”的手段就是“仁”。
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也就是说,约束自己的行为使其符合“礼”的规范就是“仁”。
而“礼”的主要内容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每人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该做的事。一般来说,“礼”属于外在要求,而“仁”则是将这种外在要求内化为自觉规范。这也是为什么孔子说“为仁由己不由人”的原因,他希望通过“仁”,让人在视、听、言、动全方位符合“礼”的要求。
当一个人宁愿牺牲性命也要维护礼制的时候,就达到了孔子说的最高意义上的“仁”,也就是所谓的“杀身成仁”。
孔子的“仁”具有五种品德,分别是恭、宽、信、敏、惠,这也是孔子对于一个君子的要求。
对于实现“仁”的方法,孔子提出了两点,分别是“忠”和“恕”。所谓“忠”,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恕”,就是大家熟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这两者综合,就是为仁之方,达到了仁爱。也就是说,仁即爱人。
孔子提仁爱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他的恢复周礼的目标服务的,这一点这墨子的兼爱有着本质的不同。
墨子其实也讲仁、义,但是墨子的仁义和孔子的仁义不是一回事。
墨子称兼爱为仁、义,他说“兼即仁矣,义矣”。但是他谈仁的目的是为了提倡利他,而不是为了恢复礼制。他甚至讥笑孔子这些谈仁的人,“今天下之君子之名仁也,虽禹汤无以易之;兼仁与不仁,而使天下之君子取焉,不能知也”,也就是说,孔子这帮人根本不懂得什么叫做“仁”
墨子注重人们做事的结果,而孔子则讲究人们做事的动机。
孔子和墨子两人在学说上的不同和他们的背景有很大关系。孔子算是官二代,是社会的上层人员,对历史很有了解,因此对于春秋以来的社会动荡,他认为是没有遵循周礼的原因,因此提出了“仁” 的概念。希望用一套礼制让社会重新回到正轨。
而墨子出身工匠,他认为社会动荡的原因是因为人们自私自利,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互相争斗,所以国与国之间连年战争,由此他提出了“兼爱”的学说。认为人们应该利他,也就是“兼相爱,交相利”,由此来化解社会矛盾,让国家得到治理。
本质上,仁爱和兼爱只是方法论上的不同,因为他们的目标都是让社会回到被治理的状态,而不是战火连绵,生灵涂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