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很少会将情绪与身体的健康联系起来,总觉得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抑或影响不是很大,毕竟谁都会有情绪不好的时候。
最近才知道,有些疾病多是和情绪相关,不但有关联,而且是强关联,这使得自己越发不敢情绪化了,很多事情尽量看淡,想开。
但即便内心再强大,也不可能将情绪一直维持在良好的状态下,总归会受到外在因素的影响,使得情绪不由自己所控制。
然后就会出现很搞笑的一幕,好难过,哭吧,嗯嗯,好的,不行,这样对病情不好,不能哭,可是忍不住怎么办?那好吧,就今晚,过了今晚就不准哭了,好的。
像个傻子似的自我开导,结果过了今晚还是不行,接下来要怎么办?健康真的是第一啊,没有健康,其他都不复存在。
道理都懂吧,可是这真是个难题,人在伤心的时候,到底应该随心随性的发泄,还是理智理性的隐忍?到底怎么做才是对的?
也许,要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引起情绪波动的根源是什么?内心在意的是什么?这些东西能化解吗?是别人的错误,还是自己的错误?别人怎么做,可能就没有这些事情?所以,自己在意的是结果,还是方式?
这些问题并不好回答,不是二选一那般简单,每个问题之间都会有一根隐形的线串联起来,只有将这根线抽离,所有的问题才会土崩瓦解。
我也没有好的办法,但至少在知道危害性之后,会时刻提醒自己,尽可能地将情绪保持稳定,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人们总是说要活到老,学到老,学会如何与自己和平共处,将是一生的课题,只有自己不会放弃自己,只有自己懂得珍惜的意义。
开年第一天,很多许久不联系的朋友,会发来节日的问候,简单几语,不会因长久失联而感到陌生,这也许就是惦念的魅力。
我的性格并不招人喜欢,因为我几乎不会主动发消息,人与人相处,肯定需要互动,这一次你先想到了我,下一次换作我先想到了你,礼尚往来也好,情感交互也罢,这才是正确的打开方式。
看吧,道理我都懂,但还是不会主动去做,我真不知道这到底是和性格相关,还是与其他因素相关?也许,是因内心有条边界,把自己与他人隔开了一段距离。
值得欣慰的是,像我这种自闭的人,依然还会有些惦念的人,内心很感谢,也许因为有这些温暖,才能消融情绪。
不知道多少人告诉我:“你要好好的”,好奇怪,为什么对我要说这句话呢?我看起来那么不好吗?哈,我很好,因为有你们!
致谢一切包容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