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不二参     唯识的秘密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东西不二参               唯识的秘密

《唯识三十颂》第十七颂。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不二参

唯识最接近西方哲学。 诸识,指八识,识是主体的认识与相应认识能力。

前五识指眼耳鼻舌身识,即对色声香味触的感知与认知能力。此五识是人的感性认知与能力,唯识家将它们置于最前最基础的地位,实质明显显示了其经验主义的立场,一切知识必须从感官经验开始,离开了感官基础的知识纯为虚妄。

第六识为意识,即人的内感官,指人对心中印象、记忆、思维、情感、意志、意象的感知与分别能力。 这样的话,所谓与人观察与否不相关而客观存在的物质、灵魂便不可能了。因为我们只能观察到内外感官即前六识的主观意识内容,即物质的属性、灵魂的内容,至于物质本身、灵魂本身,通通应予以剃除、搁置了。

但为何我们会产生有物质存在、灵魂不灭的幻觉或妄想? 前六识均为现象性的感知与感知能力,推断不出客观对象与主体的二元化存在。是第七识完成了这个工作。第七末那识,将前六识的认知成果即经验现象知识这同一个东东,幻化出能知的主体及其认知能力与所知的客观对象及其本质。第七识是一种意义投射的能力、意识指向性活动、赋予认知内容以客观意义的理解活动。经由它,本身浑全的法、存在、道的世界被分别、割裂,淳离朴散,从而幻显出了主客、能所、心物、知识与对象、本体与现象的二元化的日常世界。 第七识恒审思量,与前六识同时而起,如蛆附骨,从不停止活动。所以不光醒时,连梦中我们也处在一个二元对立状况。第七识挟持了前六识,妄构了世界与我的真实性,是一切虚妄及由之所起的烦恼的总根子,是摩耶之网的总纲,就是佛痛斥的无明。

擒贼先擒王,修行就是转化此无明第七识,转污染识成般若智,以回到那个內外、心物尚不分的原初的假说为心的世界,也就是第八阿赖耶识的世界。 只要去掉第七识对前六识的污染与投射活动,就证入了第八识,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第八识其实与前六识只隔了一张第七识这层薄纸,或者说没有第七识参予的前六识就是第八识。

罗素说,世界就在你帽子下面,可作唯识家说万法唯识的一个有趣的比方。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最终意识与阿赖耶识——对现象学与唯识学所理解的深层心识结构的比较研究 一,引论(1):现象学与唯识学的共同立场 在...
    你他娘的真是个天才阅读 4,185评论 0 5
  • 东西不二参 帽子下的戏法 《唯识三十颂》第十七颂。 是诸识转变,分别所分别,由此彼皆无,故一切唯识。...
    徐不二阅读 3,408评论 0 0
  •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导之以利 向领导请教,向同事求帮助,向书本学习,向实践求真知。
    来自申论55的觉悟阅读 2,823评论 0 0
  • 转眼又是一年时,双十一又来了哎,本应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淘宝抢购节,可因为你,便变得不一样了。 去年的...
    三岁喵阅读 2,707评论 0 2
  • 会想你 会翻看你的照片 曾那么近 现亦那么远 一切早已慢慢磨灭 消逝了 你我都懂 (此刻漫漫的雨 淅淅沥沥的滴……...
    熭囲阅读 86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