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国庆是我大学四年来唯一一次在小长假回家,为什么不喜欢回家呢?因为不喜欢这个环境,因为看惯了家里的长辈催年长的哥哥姐姐结婚,看惯了家里的长辈对小孩子的大声怒斥,更看惯了家里的小孩子对父母的冷漠......当然,我小时候也是这样过来的,但这一切,在长辈的眼里看来,都是一句话,叫做,我为你好!
小时候考试,考好了,父母对你说,你这次就是运气,你看看谁谁谁,考得更好;考差了,更惨,直接劈头盖脸一顿骂。这,就是父母的“我为你好”之一,懂得谦虚!当然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必须谦虚。那我想请问一下,在小孩子的一次次努力不被认可的情况下,他会是什么样子,谦虚,当然谦虚了,但很多时候,这种谦虚会变成一种自卑,一种对自己的不认可。就像在大学,为什么有的学生很自信,很踊跃的去参加很多比赛和活动,而有的学生,畏手畏脚的,在还没有开始做事之前就觉得自己做不好,他们之前的差距不是因为智商的问题,也不是因为高考分数的问题,是因为他们从小被给到的认可感不一样!
还有的小孩子在公共场合犯错的时候,有的家长会直接当众责怪,这也是他们的“我为你好”之一,严格。对,是的,我们是该对自己严格,那可不可以再搞清楚事情原委之后再进行教育。我真的很想给这些家长讲一句话,请你维护一下孩子的尊严,给他一点安全感!为什么这个社会经常被报道一些关于校园暴力甚至性侵的事件,并且这些孩子在受害的第一时间内都不会告诉父母。因为她们怕,她们怕被责怪,怕丢脸,怕不被理解。所以只好一个人承担着本不该她们承担的这些痛苦。作为父母,孩子发生了这些事,你都不是第一个知道的,也不是那个及时帮助她的人,你不觉得很悲哀吗?如果孩子都不能在父母这里得到安全感,谁又能给她们安全感?
其他的我不想讲,成绩很重要,考好的初中,高中,大学,也很重要,但是,这些相比起一个独立健全的人格来说,或许会黯然失色!因为这世界最美好的善良,宽容,勇敢,自信等等都将会伴随我们一身。好的家庭教育不单单是你送子女去了什么学校,学了多少的兴趣班。而是你带给他的一些生活态度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所以,请好好说话,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多问一点,多去了解一下他真正的想法,不要让你的一些气话成为他的阴影。因为,小孩子不懂事,他们很记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