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正确的金钱观
第一句话,钱确实非常重要。
金钱是货币的表现形式。货币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具有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职能。货币是财富的象征。金钱观即财富观。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就是树立正确的财富观。
马克思说:人必须首先解决吃喝住穿等问题,然后才能从事其他工作。无论对个人、单位和地方,钱太重要了。过日子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过钱的日子。没有钱,这日子没发过。没有钱,就像人体没有了血液,寸步难行。有了钱,人才能活着。生活就是挣钱、花钱、再挣钱、再花钱……钱是人安身立命、生存发展的基础,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作为人,每天都需要自然物质。离开这些自然物质,就活不下去。人总是要承担责任的。比尔盖茨说,人可以不伟大,但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让别人跟着自己吃苦受穷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钱是走向自由的手段。没有解决生存问题之前,人是不自由的。实现了财务自由,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钱是衡量人走向成熟的标志。只有把钱、物、职务、职称、家庭等一切世俗的利益看得很重并为之拼搏的时候,人才是成熟的和完整的人。
我们看到一些关于钱的夸张说法,比如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有钱能使鬼推磨。脚板朝前长,钞票人人想。哥伦布说,金钱是一个奇妙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成为他想要的一切东西的主人。有了金钱,甚至可以使灵魂升入天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了莎士比亚《雅典的泰门》一段话:“金子!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这东西,只这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成尊贵,老人变成少年,懦夫变成勇士。”钱本来是为人服务的工具,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的作用被无限夸大了,像上帝一样被人们顶礼膜拜,钱被用来压迫人和统治人,马克思称之为货币拜物教或商品拜物教。
改革开放以后,党的基本路线把富强作为第一位的奋斗目标。不仅是国家之富,而且是家庭之富。邓小平讲的“三个有利于”标准,综合国力、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即GDP、人均收入、经济发展速度最后都以“元”为计量标准,即量化为多少钱。钱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二者不是对立关系,而是奠基与被奠基关系,富起来是强起来的基础和前提。我们党的政策是,允许每个人包括党员和公职人员追求正当个人利益。中共中央组织部把以下工作作为一项任务安排下来,把党员培养成致富带头人,把致富带头人培养成党员。
第二句话,钱不是万能的。
钱不是一切,钱仅仅是生活一部分。钱可以买到房屋,但买不到幸福温暖的家。钱可以买到大床,但买不到充足的睡眠。钱可以买到书籍,但买不到智慧。钱可以买到药物,但买不到健康。钱可以买到纸笔,但买不到灵感。钱可以买到服从,但买不到尊敬。钱可以买到权势,但买不到威望。钱可以买到躯体,但买不到灵魂。钱可以买到武器,但买不到和平。
管理学家弗朗西斯(C. Francis)说,你可以买到一个人的时间,你可以雇一个人到固定的工作岗位,你可以买到按时或按日计算的技术操作,但你买不到热情,你买不到创造性,你买不到全身心的投入,你不得不设法争取这些。
钱代表的是物质资源或者物质资本。物质资源或者物质资本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生活的全部。人怎样才能活着?人之所以立足于社会,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主要依赖这样几种资源,一是物质资源;二是人力资源;三是社会关系资源。从投资角度说,我们这些年主要放在三个方面,一是房子;二是孩子;三是人情往来。分别属于物质资本的投资,人力资本的投资和社会资本的投资。
物质资源指人所拥有的财产,包括土地、工厂、机器设备、房子、车子、存款、股票等,可以用货币直接衡量的那些东西。改革开放以来,作为个人拥有的财产越来越多,财产性收入越来越多。
人力资源包括人的身体和形象,包括体力、脑力和技能,以及工作态度等等。工薪阶层主要依靠自身人力资源谋生,依靠体力、脑力和技能来谋生,通过劳动或者说出卖劳动力获取劳动报酬。
社会关系资源,即人际关系或人脉,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形成的可以相互帮助、相互利用的资源。每个人占有的资源都是有限的,通过结成关系网络,而大规模扩大资源占有量。社会关系资源可分为先天的,父母、兄弟姐妹和亲戚等;后天的,通过婚姻和交往而形成的同学、同事、朋友等。人情往来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最大开支。人情往来大致是平衡的,真正赢家是饭店,但为什么人们还热中于这种往来?就是为了增加或者强化这种社会关系资源。
上述三种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既是获取其他资源的手段,又是其他资源的基础。一旦失去人力资源,其他资源立即不复存在。人=身体╳ (权+钱+名望+社会关系…… );身体为0,其他皆为0。黄金万两不如身体健康。万物之中,人是最宝贵的。
有了钱就一定幸福吗? 不一定。为什么有人有了钱感到幸福,而有人没有感到幸福呢?这就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关。幸福作为主观感受,是否感到幸福与这个人想要什么以及得到了什么密切相关。人的“三观”不同,人的追求就不同,人对幸福的理解与感受就不同。拿破仑拥有许多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地位和财富,但他说,他这一生从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
新中国诞生前后,有多少志士仁人,抛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回到满目疮痍的祖国,他们视金钱如草芥,为自己的祖国献上了一片赤子之心。这种眷眷爱国心,拳拳报国情,哪里是金钱所能买到的? 红尘滚滚,依然有人跑到深山老林里隐居修身。在战火纷飞的艰苦岁月里,有多少优秀儿女,他们面对敌人的威胁和利诱,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了共产党员的崇高的气节,正如方志敏所说的:“共产党人不是金钱所能打动的。”
但是,不排除相当多的人,把钱或财富作为较高的人生追求,比如商人和企业家,在商言商,钱是他们的事业,钱和财富带来成功,带来幸福。不同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构成社会的丰富多样性。按照基督新教的理解,钱所带来的成功,同样是对人的荣耀,是对造物主的荣耀。
第三句话,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道。
追求钱的过程中,既能促进人的成长,促进财富创造和文明进步,也能使人铤而走险;有了钱后,既可用之干好事,也可用之干坏事。所以,必须有正确的金钱观,才能成就一个平安的健康的有意义的人生。
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君不见,钱带给人太多烦恼、焦虑、痛苦和纷争,为了钱,多少兄弟姐妹反目为仇?多少达官贵人走进监狱(有些钱只有量刑时才用上)?多少良家妇女走进娼门?多少人不顾法律、舆论和良心?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引用别人的话说: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百分之十的利润,它就保证被到处使用;有百分之二十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百分之一百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人不可能自己造钱,只能通过付出才能获取金钱。人应当如何获取金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就是说,要靠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致富,这样才能受到法律和政策保护,才是光荣的,即使有再多的钱,也是安心的。那些靠非法手段获取的不义之财,是可耻的,是应当受到谴责的,人得到这些钱之后,生怕事情败露,惶惶不可终日。
合理合法挣来的钱应当受到尊重。因为这些钱是劳动时间的结晶,代表的是辛苦与汗水,这些钱是父母给的,尊重这些钱就是对父母劳动的尊重,这些钱是自己挣来的,尊重这些钱就是对自己劳动的尊重。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有了钱怎么花?钱少的时候,过钱少的日子;钱多的时候,可以过钱多的日子,都应当量入为出,用之有度,不可铺张浪费。富日子富过,是享受;穷日子穷过,保障最低生活水平;富日子穷过,肯定越来越富裕,结余的钱越来越多;穷日子富过,肯定坐吃山空,债台高筑,更加穷困潦倒。
钱可为生活需要之内的和生活需要之外的,即必需的钱和多余的钱。许多人一生所得,不过生存和发展(孝敬父母、养家糊口和繁育后代)之需。有人所得远远超过上述需要。人的真实需要是非常有限的。亿万家产,不过一日三餐。广厦千万间,晚上一个大床而已。
不少人穷的时候想富起来,富了之后想更富一些,更富之后就开始赌博、嫖娼、吸毒,然后把整个人都给毁掉了,把人的精神毁掉了。富了以后,应当把钱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用之有益,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使自己的人生充满意义和精彩。
第四句话,我们该给孩子留下什么?
人为什么在必需的钱之外,还要有一些多余的钱?一方面是为了防患于未然,作为抵御未来风险的储备;另一方面是想多为孩子留下一些钱,需要在孩子上学、结婚成家等方面提供尽可能多的帮助,让他们更好的生活。
林则徐说,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子孙不如我,要钱有何用!但是能达到这种思想境界的人很少,我们总是想给子孙后代留下尽可能多的财富,让他们几辈子都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在这一点上,我们和西方人之间呈现出完全不同的财富观和财富传承方式。
我们知道,从二十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逐步进入高工资、高税收、高福利的社会。高福利是建立在高税收基础上的。二十世纪,西方国家向有钱人收税,在英国,通过征收高额遗产税和所得税,用一百年的时间消灭了贵族(参见阎照祥《英国贵族史》第六章“真正的衰落”,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税收成为调节收入分配的基本手段,拿这些收入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向所有人提供免费医疗和免费教育等一系列福利政策。当然,这种政策的形成与圣西门、傅立叶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理论有关(见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十大纲领”),与社会主义运动的兴起有关,与工人运动有关。这些国家的执政者和富人们认识到,与其被工人起来革命砍头,不如拿些钱出来改善穷人的状况。
有些国家的遗产税税率高达百分之七十,逼迫每代人都必须拼搏奋斗。富不过三代,在这些国家变成了现实,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被动摇了。当然,反对的声音也很大,认为这种高额征收遗产税的做法形同公开抢劫。2001年2月,小布什准备取消遗产税。方案刚一出台,就遭到以老比尔·盖茨(比尔·盖茨之父)为首的120名美国富豪的联名抵制。(陈思进,看看美国人怎样征遗产税,http://www.rmzxb.com.cn/2016-10-27。)
他们反对的理由是真诚的,他们都不准备留给子孙大笔遗产,那样必然导致子孙们不劳而获,无所事事,碌碌无为,同时这些富豪们对公益事业抱有信仰,不希望贫富悬殊持续扩大。他们为什么不愿意留给孩子太多的遗产呢?
因为他们知道,工作和挣钱是人成长的过程。如果孩子一辈子不工作,不挣钱,除了消费还是消费,那他就真的不能成长,真的成了提着鸟笼子四处转悠的垃圾和废物。谁希望子孙后代成为垃圾和废物呢?留下来的这些钱不是帮助他们,而是害了他们。古今中外,这样的事例太多了。于是,我们还看到,西方这些富豪们生前大量捐款,做慈善公益事业,再加上遗产税的作用,孩子们能得到的就很少了,不得不出去挣钱和打拼。
每个人都是人类繁衍的一个环节。对我们来说,绝大多数人还没有达到富豪这个层次,还不需要思考这个问题。对于已经成为富豪的这些人,在我们国家尚未开证遗产税的情况下,应该为孩子留下什么,能否把家族企业交给他们经营和管理,以及给他们留下多少钱为宜,确实是富豪们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