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0日 星期六 天气阴转小雨
坚持日更78天,我还是我。
01
我们知道,坚持日更一年后,会遇到不一样的自己。但是,关键还是你要能够坚持。
怎么去坚持?怎么去提高?
如果仅仅只是依靠木偶拉线式的听课获取能量,要坚持365天,难度还是挺大的。
听课获得的能量是有限的,我们知道了那些知识点,如果我们去执行,去把听课所学到的这些知识点去无限延伸,比如说:去研究故事的结构,去学习大师的写作方法,去研究那些优秀学员的写作风格等等。单单这些,就足够可以使我们去学习很长的时间。
听课,可以让我们学习到很多自己以前不知道的方法,把这些方法执行起来,虽然短时间没有办法得到满意的效果,但是我们就有了一种方向感。
想要坚持日更,就去听课,去学习。
如果你觉得自己没有目标,现在就有“听课”这个最简单的方法,让你找到自己的目标,不再迷茫。方法有了,你不去运用起来,任谁也是帮不了你。
02
从开始的第一篇日更,到现在的第七十八篇,真正让自己觉得满意的文字,没有三分之一。尽管这样,我还是会继续写。因为,如果没有写出来,我就更不可能看到自己的不足,就更不可能得到进步。没有行动,一切都只能是未知。
很多人认为一个习惯的养成,需要一个为期21天的周期。其实,一个周期只是开始。我的第一个21天日更的完成,让我有了一种满足感。
感觉自己坚持下来了,就不用担心写不出来文字了。哪里知道,真正的困难在后面。第二个21天,我卡文了。不知道写什么,感觉身边的素材都写完了。第一个21天,几乎都是写身边的人。写她们的故事,她们的情感。那第二个21天,我该写什么呢?
不知道写什么的时候,我就认真听课,认真去执行。找不到灵感的时候,就去多看看书。我真的听到心里去,开始学习认真去看书。
03
这么多年来,第一次用心看了一本完整的书:余华的《活着》。因为日更,第一次认认真真地看完一本书。
看完了这本书,我就尝试写了一篇书评,然而这本书带给我的灵感,远远不止于此。对生活的态度,还有由此联想到的一些人一些事。我们周围的很多素材,平时就像在睡觉的小精灵,当我们看到一本好书的时候,特别是接近生活的作品,仿佛那些素材小精灵,一下子就全部被唤醒了。
书籍的力量,应该就是这样的。它可以帮助你寻找到你自己遗失的灵感。生活的单调可能磨平了我们原本敏锐的菱角,让我们在自己面前迷失了方向。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一本好书来给我们指引,带领着我们找到方向。
文字是最靠谱的,只要你想去接近它,它就一直都在。如果你的抽屉里有几本存放许久的书,不妨就以寻找方向感的理由,拿起来好好地看上一段时间,应该是会有收获的。
04
第二个21天过去了,前期比较苦恼,后期就有了写作的素材。紧接着,第三阶段的挑战又来了:总是觉得自己写得不够好,自己都不能满意的作品,怎么能够去征服读者?
我又开始焦虑,焦虑的同时,往往交杂着放弃的情绪。
我要不要坚持下去?我该不该坚持下去?
远处总会传到来一个声音:遇到困难,不用怕。坚持写下去,想什么就写什么,熬一熬就过去了。我谨记着女神的这些话,随性地写。
从生活中就地取材,从图片里寻找灵感,从书本里挖掘视角。
不停地写,就一定会写出属于自己的风格。
最近几天,我实在是累了,就偷懒了,没有写文。没有日更的日子,感觉很不自在,仿佛缺少了一种什么。
缺少的是什么?
当我开始码字的时候,我找到了答案。缺少的,就是写字带给我的快乐。
当你的坚持,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且这种习惯,能够给你的生活带来快乐。我们就没有理由,拒绝坚持。
365无戒极限挑战日更营 第7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