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隐喻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中说:不论是在语言上还是在思想和行动中,日常生活中隐喻无所不在,我们思想和行为所依据的概念系统本身以隐喻为基础。处在疫情中的我们,也时时处处被隐喻包围。如日本捐款物上的诗句就用了隐喻:“岂曰无衣 与子同裳老”,这是NPO法人仁心会联合日本湖北总商会等四家机构捐给湖北疫区医生的3800套杜邦防护服的快递上的两句诗,这两句出自“诗经 秦风”,意思是“谁说你没有战衣,我和你同穿一件战裙”,这里把这次对冠状病毒的治疗比作战争。这个隐喻体现了我们对这次疫情的认知,也体现了华人华侨与祖国同在的情感。
隐喻无处不在,教育作为人与人之间的特殊交往,也同样如此。赵蒙成先生说:在教育研究中使用隐喻,其目 的不是为了使论述更形象,也不是为了说明浅层次 的道理,而是为了探索、说明或描述教育活动基本的和深奥的规律。
李政涛教授在《教育与永恒中》用了这样几个隐喻:
冰心先生说: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教育是什么,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用了比喻,就可以形象生动起来
1.教育如诗。
教育如诗,因为生命如诗,生命成长如诗。
诗是美好的,生命成长如诗一般美丽,生命过程也如诗一般美丽。
2.教育就是挖矿。
挖出学生精神世界里一切可以转化为教育资源的矿石。同时,这也是一个采掘教育自我生命之矿脉的过程。
教育就是挖矿,这是一个新颖的隐喻,但有着传统的因缘,教育就是挖掘学生学生的潜能。学生潜在的能力就是最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也是不断挑战自己、挖掘自身潜能的过程。这次疫情,把每个教师都逼成了“十八线女主播”,从“电脑盲”到可以“QQ在线批改作业”到“网上直播”,在不断的钻研中,让自己的教育技能的到成长。
3.教育即采掘。
这是教育过程的隐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相往对方灵魂深处放置铁矿,采掘对方的资源,然后再倒回自身开始熔炼。
教育是采掘、挖矿,前面讲过,不仅采掘学生,也会采掘教师自己,这个内容是上述内容的升华,不仅采掘,还要倒回自身,这应该就是教学反思吧。教学反思的深刻与否取决于教师的学养。
4教育是呼唤和应答。
教育是一种具有生长力的召唤和应答,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相互召唤和相互应答。在这里,不是教师召唤,学生应答,而是时尚的相互召唤和相互应答,体现了教育双方的平等和双向。
5.教育是登山。
教育是不断向真善美攀登的过程,在攀登的过程中,始终不忘记欣赏攀登过程的风景,一路鲜花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