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 》第八章阅读记录

蓝亿—《认知觉醒 》第八章(1.2.3节)阅读记录

早、冥、读、写、跑,人生五件套——成本最低的成长之道

1.2.3.节,早、冥、读

知识点:1早起和时间管理的方法:把一天分为三段,每八个小时一个时间段。4:00-12:00 用来工作;12:00-20:00多出的时间,用来工作和学习和规划:20:00-4:00休息睡眠

关睡眠的脑科学理论: 人在睡眠后的3小时、4.5小时、6小时、7.5小时这几个节点醒来,才是身心醒来的最佳时间点,才会觉得神清气爽,精力充沛。

闹钟不管是不是在节点都会准时叫醒大脑,如果还在睡眠周期,反而会影响一整天的精神与情绪,所以最好不用闹钟。

抓住大脑工作的高峰期。人在进食后一个小时葡萄糖向大脑运输,此时,工作效率会提升,一般在四个小时后会有所降低。

每天必做事件:早起规划,锻炼身体,反思总结,认真学习和工作,解决困难的工作。

每天利用10分钟左右的时间,罗列全天的工作,对它们进行排序,这样可以让自己保持头脑清晰,对全天的时间产生一种掌控感,保证自己的工作和学习规律。

这样,有清晰的时间安排、强健的体魄、良好的精神状态、不受干扰的锻炼氛围、专注的学习环境、从容的工作心态、就会持续的成长。

当然,理想的状态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刚开始会很困难,很痛苦。给自己匹配适合的难度,感受到自己的睡眠时间节点。中午可以有适当的午休。根据自身情况和当时的情况适当调节。

冥想:每天花15分钟冥想,人和人的竞争是脑力资源的竞争。每个人都有七个小球,它可以短时间记住七个东西,冥想就是把七个人小球力量集中起来,专注于一件事上,长期刻意练习,就能养成高度集中注意力的稀缺能力。

阅读:所有人提升自己的最好途径就是读书。首先要选书得当。其次,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异是认知能力上的差异,而认知能力极度依赖思考能力。因此读书要积极主动、刻意地磨炼自己思考能力,尽力提高每天的思考密度。

读书是一门技术:1.先学会选书。选自己感兴趣的。问自己,最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什么?书贴合自己的需求,就会感兴趣。选择难度和自己的舒适边缘去区匹配的书。

2.读书是为了改变,阅读,阅读后的思考,思考后的实践,每一步都很重要。阅读量<思考量<行动量<改变量。读书要通过思考和行动改变自己,才是有效阅读。

3.记录下书中最触动内心的点,记录下在阅读中产生的关联,关联出新的东西。把所学知识用自己的语言阐述出来,如果能再传授给他人,那这些知识将更加牢固。

经验:听说名著读后收获很大,买了两本阅读。结果确实太难,读地睡意浓浓。现在明白选书有多重要了。

行动:每天4点钟起床确实很难,但又很有道理。那就循序渐进吧!平常都是六点起床,先提前到五点半,习惯后再提前到五点,四点。

冥想,还真没接触过,也不会。把所有思绪集中在呼吸是哪个,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看似很简单,实则很难。但还是想要练习一下。

阅读,读后思考,思考中找出关联点,记录好关联点。再加以行动,在行动中改变自己。每一步都很重要,要付诸行动。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