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拆读与思考

首先介绍本书两位作者,分别是加里·凯勒他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产公司之一“凯勒威廉姆斯房地产公司”董事长。他著有多部的畅销书,已在全球范围内售出超过130万册。

杰·帕帕森曾任哈珀柯林斯出版公司编辑,目前为凯勒威廉姆斯出版公司的副主席。他也是一位时政的演讲家及公司培训师。

本书我会分三个部分拆读,第一部分谎言,误导并阻碍成功。

作者曾经很成功,直到他的公司陷入危机,才开始思考行为和结果之间的关系。尽管他做了所有的牺牲和努力,公司还是一团糟,这种毁灭性的打击让他觉得天都要塌下来了。

当时的作者好像置身陷阱,拼命地向四周寻求帮助,希望有人可以拉他出来。这时,作者的导师向他伸出了援手。在一起散步的途中,他分析了作者在个人状态和专业领域方面的困境以及作者所面临的各种挑战,还重温了作者所期望的生活目标和生活模式。

导师认为,作者只需要做一件事就可以扭转整个公司的尴尬处境,那就是将他标记出来的14个关键职位指派给真正能胜任的人,只有选对了这14个关键人,整个公司才可能向好的方面发展。

这真是作者人生中转折性的一刻,他卸任了公司CEO的职位,开始专注于寻找14个关键人这一件事。不到三年,公司便实现了持续赢利,而且利润连续10年以40%的速度增长着。他们从一个地区性公司迅速成长为一个全国性的公司。

找到这14个关键人之后,作者便按照以前的习惯和他们一对一地讨论工作。每次作者都会简要地总结一下他们在当前阶段承诺完成的几项工作。让作者头疼的是,这14个关键人虽然能完成他们所承诺的大部分工作,但有时最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完成。这导致他们的工作陷入困境。最后作者试试“只做一件事”这个方法。作者这样问他们:“本周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什么?只要完成这一项工作,其他工作都会变得简单或者不重要了。”虽然这个方法是出于绝望才想到的,但它又一次给他们带来了惊喜。之后,这14个关键人的业绩直线上升。

通过这几次的困境经验,作者开始总结成败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每次获得巨大成功的时候,都是作者专注于一件事的时候;而且,他专注的点也应随着目标的变化而变化。发现这个成功的秘诀后,作者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信心。

你想过没有,每个人每天的时间都是24小时,为什么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却失败了?那些成功的人为什么能够完成更多的事情,达成更高的目标,赚更多的钱,拥有的也更多呢?如果把时间看作成功的原始资本,那么每个人的原始资本都是每天24小时。但是,成功的人是如何分配他们的原始资本,并且得到远远高过别人的收益呢?答案就是:成功人士的所有行为和精力都紧紧围绕着他们的目标,成功就在于聚焦目标。

“聚焦目标”意味着你要摆脱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你应该做的事。

无论工作还是生活,想要取得最好的结果,就要尽量缩小目标。但大部分人却不以为然,他们认为成大事必须耗时,必经波折,结果他们将计划安排得非常满,日程紧张,成功却越来越远。其实一个人做成的事情不在多,只要把事情做好了,就是成功。可惜人们往往好高骛远,迷失了方向。日子一久,他们便降低了对自己的期望值,抛弃梦想,任人生枯萎。然而,应该缩小的是目标,并非人生。

让我们陷入困境的不是无知,而是看似正确的谬误论断。

生活中,事事好像都紧急、都重要,于是我们忙里忙外好不热闹,但成功并不因忙碌而靠近我们。采取主动并不能保证你享受成果,花费时间也未必能收获效益。

正如亨利·戴维·梭罗所说:“仅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是勤劳的。要看你为什么而忙。”事无巨细地接手一百件事,倒还不如只挑其中最重要的一件用心去做好。事情总有轻重缓急,多劳未必多得,但盲目忙碌的情景天天都在上演。

“待办事项清单”对于时间管理和获取成功来说意义非凡。善于管理时间的人会按日、按周、按月为要做的事预留出充裕的时间。

列清单的确是一个帮助我们集中注意力的有效方法,但我们似乎会被它限制住,不得不去完成清单上的每一件事,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对清单又爱又恨。清单限制了我们处理事情的先后顺序,就像收件箱里的邮件一样控制我们的时间——许多邮件实际上并不重要,却占据了优先的位置。对此,澳大利亚前总理鲍勃·霍克说:“最重要的事,也许并不是最起眼的。”

成功人士处理事务的方法与普通人不同,他们能抓住重点。在做出决策之前,他们会充分思考,直至找到主要任务,并以此为轴心再去做其他事。

其实“待办事项清单”不过是一个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但它也可能成为我们成功路上的拦路虎。清单上靠前的事项不过是你先想到的事务而已,也就是说清单并不具备成功导向性。更明确一点儿来讲,大部分的待办清单其实是“存活清单”,只能帮你应付日子,对迈向成功毫无帮助。相比这样的清单,你更需要一个“成功清单”,上面所有的内容都围绕着你的终极目标。

“待办事项清单”复杂冗长,而“成功清单”则短小精悍。前者要你处处兼顾,后者让你集中目标;前者随意凌乱,后者条理分明。如果获得成功不是建立清单的前提,那么它也不会是结果。如果一个清单的内容事无巨细,那么最重要的事很可能会被淹没其中。

对此作者给出以下建议:

1.缩减。不要纠缠在烦乱的忙碌之中,要执着于效率。你每天的工作都应围绕着终极目标而展开。

2.极致。一旦你意识到什么是重要的,就要继续追问更重要的是什么,直到找到那件最重要的事。将主要精力放在成功清单的第一项上。

3.拒绝。为紧要的事腾出时间,对其他事情暂时说“不”或者拖延一阵。

4.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区别对待每件事,而且要真正做到。千万不要认为所有的事情都需要做完才行,也不要相信“要成功就得完成所有目标”这样的观点。别掉进“待处理事项”的陷阱,划掉清单上的琐事绝不能助你成功。每件事都不同,选择最重要的事才会有所裨益。

这件最重要的事或许是你着手的第一件事,也许是你处理的唯一一件事。无论如何,去做最重要的事才是关键。

既然做那件最重要的事才是关键,那么为什么还要同时做其他的事呢?这个问题至关重要。

若尝试同时做两件事,结果是要么根本做不成,要么两件事都做不好。你本想提高效率,但这种方式肯定会拖你的后腿,导致效率降低。看看史蒂夫·乌泽尔的总结:“同时处理几件事等于同时搞砸几件事。”

作者举了例子,《纽约时报》记者马特·里克特报道的主题是驾驶时发短信、使用电话的危险。他发现,分心驾驶每年可直接导致16%的交通死亡率以及50万起交通伤害事件。随便一个电话都会使你的注意力降低40%,其影响等同于酒后驾驶。基于这些事实,许多国家和城市都禁止驾驶员开车时打电话。这一规定有理有据,即使你感到于心不忍,也绝不能纵容孩子在驾车时打电话。一不小心,你的爱车就会成为凶器、变成废铁;一丝分心,就会导致车毁人亡。

对此作者也给出几条建议:

1.分心是天性。精神无法集中时不要过分自责,人人都会走神。

2.同时做几件事会得不偿失。无论个人生活或者工作,分心都会导致选择错误、致命的损失和不必要的压力。

3.分心减少成效。同一时间里做太多事,就会什么也做不成。把你分散的注意力收回来,用在最重要的那件事上。

若要“只做一件事”的方式发挥其魔力,你就不能认同同时做几件事的处事方式。此法虽可行,但不可靠。

人们普遍相信成功人士是“自律之人”,他们都过着“规律的生活”。

这又是一个谎言。

将一个习惯坚持下来,它便会成为你的一部分,这样你在提高效率时所体会的辛酸也会随之减少。困难变成习惯,习惯又会帮你解决困难。

那么需要多长时间,自律才能变成习惯呢?伦敦大学的调查结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明确的答案。调查结果显示,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被测数据实际为最少18天、最多254天,但66天就可以达到一个完美的平衡——较简单的习惯耗时较短,较困难的习惯耗时较长。自助小组通常鼓励人们21天完成一次转变,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这是不现实的。形成新习惯需要时间,所以别太早放弃。找到努力的方向,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动用所有的自制力去塑造它。

对此作者给出下面几条建议

1.不要试图成为一个完全自律的人。养成一些有用的好习惯,并用自制力去强化这些习惯。

2.一次养成一个习惯。成功是循序渐进达成的,别指望一蹴而就。没有谁的意志力可以强大到一次养成好几个习惯。超级成功人士也不是超人,他们只是有选择性地努力养成了多个好习惯,一次只培养一个,循序渐进。

3.耐心培养每个习惯。你要持之以恒,直至习惯养成。养成一个习惯平均需要66天。一旦习惯养成,你就可以选择继续努力加固,或者再养成一个新习惯。

你本人就是你所做的事情的集合,如果你不断重复正确的行为,那么成功就不再只是一个动作,而是一个你亲手打造的习惯。控制好你的自制力,选对习惯,你无须向外索取,卓越的成就自会找上门来。

很多时候我们希望能平衡工作与生活,但事实上平衡只是无稽之谈,它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我们想探求工作与生活之间的平衡,这番追求不仅无法实现,而且会带来伤害,具有破坏性。

平衡的生活就是一个谎言。

作者的妻子曾给他讲过她的一位朋友的故事。朋友的母亲是教师,父亲是农民。他们为了保证退休后的正常生活和旅行而省吃俭用,处处精打细算。每个星期她和母亲一起买东西时都会去逛布料铺,挑一些布料。母亲说,以后退休了她就穿着这些布料做的衣服去旅行。

没想到,母亲没能等到这一天。她在退休前的一年得了癌症,不久便去世了。父亲觉得花这些钱心里很难受,因为那是两人一起攒的钱,母亲却再也不能跟他一起旅行了。父亲去世后,朋友去整理他们的房子,发现有一个柜子里放满了布料——父亲一直没有清理掉这些布料,他丢不掉。这些布料包含了太多的情义,仿佛衣柜里装的都是那些未曾实现的沉甸甸的诺言。

时间从不等人。有的事情必须做到极致,因为等待也许会让你永远错过。

平衡的问题实际上涉及优先顺序。与其说我们在寻求平衡,不如说在选择事情的优先排序。要想获得成功就需要将事情分出轻重缓急,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指南。为重要的事情不懈努力的时候,你自然会打破平衡的状态,将时间的天平向它们倾斜。此时,你面对的挑战就不再是要不要走出平衡的状态,因为你必须打破平衡,现在的挑战是你要为重要的事情分配多长时间。你应该找到工作之外的优先事务,也要清楚哪件事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解决了工作中的首要事务后,你就可以从容地对付生活中的大事了,这样也不会影响工作。

因此,该工作的时候就好好工作,该玩的时候就尽情地去玩。生活就像走钢丝,如果你把轻重缓急搞混了,就会把事情搞砸。

对此作者给出下面建议

1.想象一下一根扁担挑两桶水的情景。把工作和个人生活放在两个不同的桶里——这不是为了将两者分离,而是要达到制衡。而且,工作与生活都有各自制衡的目标和方法。

2.保持工作水桶的制衡。把工作当作一门必须掌握的技术或学问,这样你就会花很多时间在这件事上,之后的每一天、每个星期、每个月甚至每年你都将处于失衡状态。

你可以将工作内容分成两部分:最重要的事和其他事。把那一件最重要的事做到极致,其他事情过得去就好——想要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必须这样做。

3.保持生活水桶的制衡。你要明白,生活是由很多内容组成的。若要拥有幸福的生活,则需要你付出一定的时间来用心经营。一旦忽视了生活细节,你就会尝到苦果。因此,你应保持关注,不能放松对制衡状态的把控,这样才能让你的生活充满活力。生活就该如此。

开启你的制衡模式吧,在生活中优先处理紧要之事,当你有余力时再处理其他事情。

可以说,精彩的生活就是制衡的生活。

第二部分真理,提高效率的极简之道

剧变类似多类诺效应,由一块小小的骨牌发轫。

每一块骨牌都代表一个单位的潜在能量,骨牌越多就代表积累起更多的能量。积起一定量的骨牌后,轻轻一触就能激发出惊人的效力。魏捷斯多米诺公司证明了这一点:做好一件恰当的事,其能量足以推动数件事,甚至更多。

如果凡事都能分清轻重缓急,只着力于最重要的事,那么摘月便指日可待。追求卓越的方法就是在你的人生中制造出多米诺效应。真正的成功人士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每天都会为当天要处理的事情排好优先次序,完成最紧要的事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量变终会引起质变。走好当下的一步,为下一步打好基础,经时累月,质变便可蓄势而发。多米诺效应不仅反映在大事上(比如你的工作和事业),也影响着每天的小事(比如下一步要做什么)。成功总是有前事打基础的,如此以往,终有一天你会取得极大的成功。

博学的人会花时间学习,技艺精湛的人会花时间锤炼技术,成功的人会花时间做事,富有的人会花时间赚钱。

时间是关键。成功总是逐步获得的,一步一个脚印,一次做好一件事。

抛开琐碎的事情,把注意力集中在关键问题上,要做到这一点是需要技巧的。但你只要足够勇敢,敢于尝试不同的方法,就能做到。

作者分享了安德鲁·卡内基给库里商学院的学生做了一番演讲。当时他处于事业巅峰,卡内基钢铁公司成为世界上利润最高的工业型企业,卡内基也成为有史以来仅次于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大富翁。他那次演讲的主题是“通向商业成功之路”。卡内基谈了他如何成为一个成功商人,并给学生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在这里,我想告诉你们获得成功的黄金法则,那就是把你的精力、思想和本钱全部集中在你所做的事情上面。瞄准一个目标前进,并下定决心为了实现那个目标而拼到底——慢慢靠近它,逐步取得进步,努力获得最好的装备,并充分了解它。有些人失败了,是因为他们把本钱花在了不同的事情上,这也就意味着他们的注意力被分散了。“别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这句话其实是错误的。我的建议是,你必须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看好那个篮子。观察周围,留意一下,你会发现,这样做的人通常都会成功。这个做法其实很简单。在美国,很多人失败其实是因为他们同时在手里提了很多个篮子。

那么,你如何判断该提哪个篮子,不该提哪个篮子呢?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关键问题。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人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而关键问题会帮助你找到最佳答案,让你通过这个答案获得最理想的结果。

关键问题将所有问题都归纳为一个问题:“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为何做了这件事就会让其他事都变得更简单或是不必要了呢?”

第一部分:“我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是什么?”

这个问题激发你去行动。“最重要的事”就意味着答案是一件事,而不是很多事,你必须想着某件具体的事。

第二部分:“做了这件事就会……”这其实是在告诉你,你的答案必须达到一个标准。

这个标准让你从“随便找件事做”转化为“为了某个明确的目标而去做某件事”。“做了这件事就会……”告诉你,你必须深挖下去,因为做了这一件事之后,就会有另一件事随之发生。

第三部分:“……让其他事变得更简单或是不必要了。”

阿基米德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部分说的就是你必须找到这样一个支点。“其他事都会变得更简单或者不必要了”,

对此作者给出下面几条建议

1.问题提得好,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关键问题是引导你找到正确答案的那个问题。

2.关键问题包括两个方面:大局及焦点。大局观会帮助你找到正确的方向,而焦点则能指引你采取正确的行动。

3.关于大局的问题:“我要做的那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你可以通过这个问题来指引你未来的生活和事业。这个问题就像指南针一样,帮助你找到方向继而弄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想为他人及社会做出什么贡献。它将教会你正确地处理和朋友、家人以及同事的关系,确保你所采取的行动是正确的。

4.关于焦点问题:“我现在要做的那件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任何时候你都可以问自己这个问题,这样你就会把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那件事上面,从而找到支点,也就是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把焦点问题想清楚,这样不管多么复杂的工作,你都能应对自如。同样的方法也适用于你的生活,你将知道自己最需要做的是什么,以及哪些人才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找准了关键问题,才有可能获得好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你其实是在规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思考如何在最重要的事情上取得最大的进步。

成功其实很简单。你只要在正确的时间,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情。

当我们开始用一种方法来思考或行动,并且把这个方法沿用下去时,我们就是在养成一个习惯。如果我们选择了这个习惯,那么关键问题就是帮助我们获得成功的最重要的习惯了。

关键问题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帮助你分析出你要做的最重要的那件事。搞清楚关键问题,你就会知道自己在大方向上想要的是什么,进而明白怎样做才能实现目标。这个过程其实很简单:提出一个好问题,然后想办法找到正确答案。一切都只需要这两个步骤而已,

1 提出一个好问题

关键问题可以帮助你提出一个好问题。和伟大的目标一样,好问题也要大而具体。这些问题会推动你前进,拓展你的思路,从而带你找到大而具体的答案。这些问题都是非常重要的,因此你没有余力去想结果会是怎样。

2 找到正确的答案

答案分很多种:具有可行性的答案、延伸答案,以及可能的答案。你能获得的最简单的答案是在你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范围之内的答案。你可能已经知道该怎么做,并且不用太花心思就能找到这种答案,我们称之为“具有可行性的答案”,这也是最容易找到的答案。

接下来是延伸答案。这种答案仍是在你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范围之内,但你需要花很大力气才能获得。你可能要做一些研究,看看别人如何获得这样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感到一种不确定性,因为你需要拓展自己,以达到你的能力极限。

成功的人都理解前面这两个途径,但他们都没有采用。既然有可能完成不平凡的事,他们就不会满足于平凡的答案了。他们提出了好问题,就要获得最佳答案。

正确的答案可以造就非凡的成就。

成功人士通常会选择生活在其成就的外部界限,他们渴望知道个人局限之外的世界。他们很清楚这种答案是最难找到的,但他们也明白,只有超越个人局限找到答案,他们才能丰富自己的人生。一个正确的答案从来就不是显而易见的,当你树立了一个具有弹性的目标时,你才能着手研究其他成功者的人生,利用自己学到的一切去,像成功者那样做:设立基准,并且寻找趋势。

通过两个步骤你就可以找到答案。第一步和你分析资料时是一样的,你要对伟大的成功者进行深入、全面的研究。你不知道自己的答案是什么,因为你的答案就是继续寻找自己的答案。换言之,你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寻找可以为你指明方向的线索和榜样,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是否有其他人研究过或者获得了类似的成就?”答案通常都是肯定的,所以你研究的第一步就是要研究其他人的成功之道。

对此作者给出下面建议

1.从大局思考,并明确问题。制定一个自己想要达到的目标就像在提问题。这个步骤很简单,从告诉自己“我想要这样做”或问自己“我如何做到这一切”开始。最好的问题,或者说最佳的目标,都是大而明确的:“大”是因为你想获得非凡的成就;“明确”则可以让你在前进的道路上找到方向、全力以赴。一个大而明确的问题,尤其是重点问题,可以帮助你找到最佳的答案。

2.思考可能性。制定一个可行的目标几乎等同于重新检查自己的问题清单。一个具有弹性的目标将更具挑战性,它能够让你拓展自己的能力去实现这个目标。最好的目标是指探索无限的可能性。当你遇到那些经历过变化的人和组织时,你便会理解这就是成功的秘诀。

3.设立基准,跟随趋势,找到最佳答案。没有人拥有魔力水晶球,但实践在预知未来事物方面具有超凡的作用。没有什么竞争者能够同那些最早取得成功的人和组织分享其成果最好的一部分。设立基准,跟随趋势,为非凡的结果寻找非凡的答案。

第三部分成就卓越,释放你内在的潜力

有时你会发现应该坚守的目标并不明确,但这并不是你放弃寻找目标的借口。科技创新、文化转型以及竞争压力是引导企业进步或者转变的力量。成功的企业都明白这一点,它们会不停地追问:“什么才是我们最应该坚守的?”

重要的事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每个成功人士的人生轨迹都是“只做一件事”的佐证,若要选出因“只做一件事”而成就卓越人生的典型案例,那非美国富豪比尔·盖茨莫属。

盖茨和夫人梅琳达决心用财富造福世界。他们深信人人生而平等,所以他们创办的基金会以解决普世难题为唯一目标,比如卫生和教育问题。该项目的目标之一便是扶持医疗发展,救助贫困国家人口。为此,基金会致力于攻克传染性疾病。在与传染性疾病对抗的过程中,基金会将重点放在了疫苗上。盖茨解释说:“我们要找到最有效的……疫苗,它是保障健康的一剂灵药,而且价格不高。”以疫苗为重点的经营模式得益于梅琳达从一开始就提出了指导性的问题:“怎样把钱用到刀刃上,才能使其发挥最大效用?”由此可见,盖茨夫妇是“只做一件事”的最好例证。

当下世界的大门向每个人敞开,科技和创新让我们拥有各种机遇。这既让人兴奋,又让人难以招架——我们一天之内承受的信息量比前人一辈子还多。我们被催促着,被驱赶着,我们花了太多精力去做不同的尝试,得到的回报却太少。

少即是多,这是人人皆知的普世真理,但问题是,我们该怎么做呢?

答案就是,只做一件事。

生活中有这样一个自然规律,它就像一个简单的公式,引领我们从事自己的事业,继而取得卓越的成就,用三个词概括便是:目标、优先事务以及生产力。这三种元素如齿轮般嵌在一起,并不断彰显各自存在的价值。它们之间的联系将使最重要的一件事分化为两种——一件大事及一件小事。

“一件大事”是指你的目标,“一件小事”则是指行动过程中做事的轻重缓急。最高效的人做事都十分具有目的性,他们把目的当作指南针,指引他们的行动,并决定行动的优先顺序。这也是成就卓越的最直接的方法。

当你拥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时,你的思路将变得更加敏捷,你对前方的道路也会看得越来越清楚,做起决策自然就更加得心应手。当你有了正确的方向,你就会更快做出决策,而且这些决策又会使你拥有更好的人生选择。而当你拥有更多的选择时,你就有机会向成功靠拢。因此,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就能够打开最明亮的那扇窗。

每当你感到事事不如意时,目标就会适时给你提供帮助。生活难免有辛酸,让你手足无措。若胸怀大志,好好生活,那么苦难终将被稀释。而且,长期的坚持以及对成功的耐心等候,对成就卓越来说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对此作者给出下面建议

1.幸福诞生于圆梦的征途中。人人都想得到快乐,但追寻它并不代表能找到它。真正长久的幸福,发生在你为生活设定了更大的目标,每天都变得更有意义时。

2.回答自己的“大问号”。通过提问找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清晨将你唤醒,又在你疲惫不堪的时候鞭策你继续前行?我常常会把这比作自己的“大问号”。这是你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兴奋无比的缘由,也是你为之忙碌的原因。

3.勿问结果,只看方向。“目标”二字看似沉重,但其实未必如此,你只需把它看作是你人生中唯一想做的事情。试着将自己的目标写在纸上,然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实现。

选择一个方向,迈开脚步,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这条路。时间会为你带来更清晰的视野。如果你发现自己兴致全无,那么再改变想法也不晚。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掌舵。

我们每一天都要面临各种选择。我们会问自己:“我要做什么?我应该做什么?”如果没有目标和方向,“我要做什么”这个问题就会让我们茫然无措;如果有了目标和方向,你就会采取行动去你必须去的地方。一旦我们的生活有了目标,如何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行事便势在必行。

我们需要一种简洁的思维方式来解放自己,确立优先事务,从而接近目标。

因此,倒推法设立目标就是答案。

你首先需要考虑长期目标,然后一步步往回考虑,倒推出现在应该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这有点儿像俄罗斯套娃,此刻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藏在今天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中,今天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藏在这周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中,这周的最重要的一件事就藏在本月的最重要的一件事之中……一件小事就这样一步步变大,实际上你是在摆一副多米诺骨牌。

为了更好理解用倒推法设立目标,引导我们的思维,帮助我们确立优先事务,希望你能反复阅读下文:

为了长期目标,我未来5年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5年目标,我今年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今年的目标,我本月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本月目标,我本周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本周目标,我今天要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为了今天的目标,我现在应做的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什么?

这个思考方法它可以训练你的思维,将所有目标一个个联系起来,直到你找到当下最重要的那件事。这就是思维宏观、行事微观的学习方法。

对此作者给出下面建议

1.只有一件事。你的优先事务只有一件,你要立刻去做,以此帮助自己达到目标。你或许有很多“重要的事情”,但认真考虑后你就会发现,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那就是你的优先事务。

2.倒推法设立目标。第一步就是找到你的长期目标,然后估算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哪几步,考虑清楚每一步的优先事务是什么,由此从未来倒推至当下。

3.落于笔头。把每一步目标都写下来。

有了根据倒推法设定的优先事务,其他一切事情就会变得更简单或没必要了,只要专注于最重要的那件事就好。这种方法为我们打通了成功之路。

前面作者提到我们会被6个谎言欺骗、误导,这里作者提醒我们注意4个小偷它们也会降低我们效率。

1 不会说“不”

不会说“不”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抢走你的时间。所以,保护自己的既定承诺并保持高效的方法,就是对任何会分散你的精力的人或事说“不”。

你不可能取悦所有人,事实上,在做这类尝试的时候,最不可能取悦的大概就是你自己。

很多人在说“不”的时候,内心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挣扎。其中有很多原因,例如想帮别人,不愿伤害他人,想给他人留下关心体贴的好印象,不想显得麻木不仁。所有这些原因我们都可以理解,因为被他人需要也是一种幸福,帮助他人也会产生很强烈的满足感。因专注于某个目标而排除他人会让你产生内疚感,其实你没有必要这么想。

当然,不论什么时候,当你需要说“不”时,都可以直白地说出来,这没有问题。这也是你的首选。但如果你感到自己应该以委婉的方式拒绝,也有很多方法可供选择。

你可以向他们提问,引导求助者去别处寻找帮助。你或许不知道他们该怎么办,但你可以轻声细语地劝他们自己去想办法。你可以礼貌地引导他们去寻求他人的帮助,找到那些更擅长帮助他们的人。

《乌木》杂志在1977年时刊登了喜剧演员比尔·考斯比对“小偷”的总结。在打拼事业时,他听到一些人的建议并牢记于心:“我并不知道成功的秘诀,但失败的关键却是因为你想取悦所有人。”这个建议十分有用。如果不懂得拒绝,就没有办法对自己的终极目标说“是”。非此即彼,我们需要做出判断。

卓越的成就可能会到来,只要你对终极目标多说“是”,而且不要惧怕说“不”。

2 害怕混乱

每天专注于最重要的那件事,卓越的结果最终会到来。那时候,你就有能力和机会处理这种混乱的情况了。因此,不要让它降低了自己的效率。不要害怕杂乱,学会与它共处,相信你在最重要的一件事上的专注会让自己克服这些困难。

3 糟糕的健康习惯

用健康换取成功。他们熬夜,不按时吃饭或者吃得不好,完全不运动,导致体能下降,健康和家庭生活成了默认的牺牲品。为达到目标,他们用健康做赌注。但这个方法不仅不利于工作,而且很危险,毕竟一旦失去健康,你便失去了一切。

规划自己的时间,放空自己杂乱的思想,而不是一直担心那些做不完的事情。只有为卓越的成果预留出时间,它们才有机会出现。

高效能人士的每日能量计划

1.冥想、祈祷,让自己有充足的精神动力。

2.吃好,多锻炼,睡眠充足,让自己体力充沛。

3.与心爱的人拥抱、接吻、大笑,拥有情感动力。

4.确立目标、制订计划。

5.为最重要的一件事留出时间,充实自己的商务动力。

下面是该计划之所以高效的秘密:如果清早起床后,你感到精力充沛,那么这一天你都会充满活力地去工作。我们并不需要达到完美,但每天都要保持能量充足。如果你可以保持高效率到中午,那么下午和晚上你也会有很高的效率。这就是正能量的功效。一日之计在于晨,规划清晨的那几个小时是取得成功的最简单的方法。

4 逆境

为了达到卓越的标准,你周围的人以及环境都要有利于实现你的目标。因此,多和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消极的态度会“偷”走你的能量、努力和决心,支持你的人会鼓励你、帮助你。与有成功信念的人为友,你会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最终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对此作者给出下面建议

1.学会说“不”。永远记住,对一些事说“是”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已经对另一些事说了“不”。要遵守承诺。学会直率或委婉地拒绝其他要求,对分散你的注意力的事情说“不”,这样就没有什么可以阻止你去做那一件最重要的事了。学会拒绝能够解放自己,这就是为优先事务留出时间的方法。

2.接受混乱。若要完成优先事务就必须让其他事情退后。混乱就像陷阱,会在前进的道路上给你设置障碍。混乱是不可避免的,学会与它和睦相处吧。

3.管理自己的能量,不要牺牲自己的健康。身体是一个精密的仪器,一旦损坏,修理成本就会非常高。管理自己的能量很重要,只有如此,你才有精力去做最重要的事,从而实现你的目标,过你想过的生活。

4.对自己的环境负责,确保周围的人和环境有利于目标的实现。正确的人和环境会支持你专注于自己的优先事务。当两者皆与优先事务相关时,它们会为你提供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物质支持,帮助你实现最终目标。“聚焦目标”意味着你要摆脱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你应该做的事。

剧作家利奥·罗斯滕曾说:“我认为人生的目的不是幸福,而是有意义、有责任和常葆激情。最重要的是去做事,让世界因你而改变。”所以,你应该有目的地生活,为优先事务而生活,高效地生活。

以上就是我对本书的拆解,接下来分享我的思考

【书中触动你的观点】

1,“聚焦目标”意味着你要摆脱所有可以做但不是必须做的事,专注于你应该做的事。

2,一次养成一个习惯。成功是循序渐进达成的,别指望一蹴而就。

3,时间从不等人。有的事情必须做到极致,因为等待也许会让你永远错过。

4,每天都会为当天要处理的事情排好优先次序,完成最紧要的事就像推倒第一块多米诺骨牌,接着剩下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5,不会说“不”会分散你的注意力、抢走你的时间。所以,保护自己的既定承诺并保持高效的方法,就是对任何会分散你的精力的人或事说“不”。

6,多和充满正能量的人在一起。与有成功信念的人为友,你会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最终走上正确的人生之路。

【结合生活讲述你对观点的理解】

我有好多爱好,烘培,跳舞,写字,唱歌,看书,我曾经试着把这些都安排到每日行程里,结果扑街了,不但坚持不了,人还很焦虑疲惫。所以一次养成一个习惯是真理,慢就是快。

再说一个和正能量的人在一起,高质量圈子能养人,让人更自信觉得自己很贵,值得拥有更好的,人生目标也就更清晰,遇到问题不害怕,把问题变资源。

【本书能帮你解决哪些问题】

1,关于个人成长

2,关于家庭关系处理

3,关于职业规划

4,关于团队合作如何高效配合

【你的收获及思想改变】

选个人成长方面来张开分享,只做最重要的一件事,比如:

今天,我要只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来增强我的信念?(我做的重要的事就是坚持完成当天阅读任务)

本周,我要坚持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从而发掘出我的人生目标,并且更加坚定?(我要坚持完成一本书的拆读和思考。我的人生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心理咨询师,这需要我不但系统学习认知行为疗法还要懂得情商、人性、教育、财富等知识,这些软实力可以助力我引导来访者,看见问题,解决问题,更积极有能量面对生活。)

·最近90天里,我要坚持做哪一件最重要的事,以达到我期盼的效果?(听课看书后多思考,学以致用,实践出真知)

【列出本书中对自己可行的实践清单】

1,一次养成一个习惯

2,用倒推法设立自己的5年目标

3,列成功清单,聚焦目标

【接下来的实践行动】

1,列出自己两个版本的5年目标(结合《人生设计课》做规划

2,养成读书思考习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744评论 6 50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505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3,105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242评论 1 292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269评论 6 389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215评论 1 299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096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939评论 0 274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354评论 1 311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573评论 2 333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745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448评论 5 344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048评论 3 32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683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838评论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776评论 2 36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652评论 2 354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