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等你忙完了回复我也沒等到,是想告訴你我在遇到事情很多的時候是如何處理的。(PS我也當然知道有時候並不是為了找到解決方法,只需要陪一會就好,常說的講出來就會好很多就是這個意思。)不過鑑於自我感覺這個方法還挺有效果,那我也寫點乾貨。
事情多腦子就容易亂,就好比機器緩存區放了太多的碎片信息,有好多任務處於掛起狀態,這個狀態只能使機器越來越慢。而完成一項工作則需要大腦處於清醒的狀態,如果在著手一項工作前沒有把要做的工作給縷清,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事情越多,效力越低,效力越低,压力越大,完成工作就越遥遥无期……
所以在合適的時候理清楚自己手頭的工作是很有幫助的事,整理思路需要的準備不多,壹張A4紙就可以。首先拿出筆在靠右三分之一出畫一條豎線將紙分成兩部分,之後再將左邊那個比較大的一塊上下分為均等了兩塊。好了,現在這張A4紙就有了三個工作區。由左到右由上到下依次是:任務區,坐標區,備註(焦慮)區。接下來就清空腦子緩存區,釋放被壓迫的心靈的過程~
把現在腦子里所有能想到,要做的事寫在任務區并標上序號。這個列表一定要全面,就算像一會要下樓倒垃圾這種小事也不要遺漏。因為任務列表的完整和可靠才是腦袋能非常有安全感的清空的保證。 接下來是焦慮區,這個區要寫下來是什麼讓我有焦慮感,什麼事給我帶來了壓力。有時候這些負面感覺的源泉隱藏的很深,需要自己仔細挖掘才能找到,常常找到之後自己也會覺得很搞笑。記得有一次自己一直心神不寧,好幾天睡不好覺,總感覺好像有什麼要命的事給忘了……到後來發現竟然是因為幾天前在超市看見一根可樂味的棒棒糖卻沒帶錢,念著晚上再去買,然後給忘了。但之前的潛意識里還在念著那根棒棒糖,其實吧棒棒糖不吃也罷,誰知他帶來的感覺讓我惴惴不安了好幾天。記憶不靠譜,所以有些感覺還是刨問一下根源寫下來最好。
有了要做的事,也找到了什麼讓自己感覺亞歷山大。也就差不多找齊了最後一步需要材料,可以松一口氣啦,至少那些壓在身上的事還是可量化的,一頁紙寫的玩也不是太多嘛~接下來是最后一步,將左邊任務區的列表結合下面的備註區,分輕重緩急排在坐標區。總要事放在最上面,著急的事放在最右邊,既總要又著急的就會出現在右上角了。等把所有的事都在坐標區找到了應有的位置,那麼工作要怎麼展開就一目了然啦,所有的是事情又重新恢復到可控的範圍。